公式不好用,我有经验公式,这是一名焊 接工程师应会的,而不是工人师傅需要掌握的
Q=KVP
K为损失系数,一般取1.5--1.8
V是需要填充的体积
P是钢密度取8KG/M3
也可以这么算:3.1415926535798932*0.5*0.5*L*A=5*5*0.5*1000
L=5*5*0.5*1000/(3.14*0.5*A)
L=7961.8/A
A为二保焊的焊丝利用率大概为0.9
所以L=8846mm
得出 约9米
CO:气体保护焊的规范参数,主要有电源极性、焊丝直径、电弧电压、焊接电流_气彼流量、悍接速度、焊丝伸出长、直流回路电感等,唯独没有送丝速。而在实际生产中,送丝速度的选择是度度否恰当,对焊接过程的稳定性和焊缝成形的好坏有很大影响。一般情况下,送丝速度是凭焊工的生产经验来选择和调节,因而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对经验不足的焊工更是如此。
保持焊接电弧稳定燃烧的重要条件是送丝速度同焊丝熔化速度相等,影响焊丝熔化速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丝伸出长度等。其中尤以焊接电流的影响为甚。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当其他焊接规范参数选定之后,可按下面给出的经验公式来计算送丝速度。v丝=43Id/(10d“+1)
式中:I为焊接电流(A),d为焊丝直径(mm), v丝为送丝速度(。m/nl in)。此经验公式的适用条件为:H08 M 11 251焊丝、反极性焊接。
再说说焊条把:
在进行焊接施工时,正确地估算焊条的需用量是相当重要的,估算过多,将造成仓库积压:估算过少,将造成工程预算经费的不足,有时甚至影响工程的正常进行。焊条的消耗量主要由焊接结构的接头形式、坡口形式和焊缝长度等因素决定,可查阅有关焊条用量定额手册等,也可按下述公式进行计算:
1) 焊条消耗量通常按下式计算: m=alp/1 — K S
式中 m ——焊条消耗量 (g) ;
A ——焊缝横截面积 (cm2) ;
J——焊缝长度 (cm) ;
p——熔敷金属的密度 (g/cm3) ;
Ks——焊条损失系数,见表 3 — 17。
上式中的焊缝横截面积 A 可按表 3 — 16中的公式进行计算。 2) 非铁粉型焊条消耗量也可按下式计算:s m=alp/Kn * (1+Kb)
式中 m——焊条消耗量 (g) ;
A ——焊缝横截面积(cm2),见表3—16 :
l——焊缝长度 (cm) ;
p——熔敷金属的密度 (g/cm3) :
Kb——药皮质量系数,见表 3 — 18 :
Kn——金属由焊条到焊缝的转熔系数(包括因烧损、飞溅及焊条头在内的损失 ),见表 3-19
表 3-19 焊条损失系数 Ks
焊条型号(牌号)
E4303 E4320 E5014 E5015
(J422) (J424) J502Fe) (J507)
Ks 0.465 0.47 0.41 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