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把“法治”作为全会主题,法治热度持续高涨,从执政行政到日常生活,从经济活动到社会民生,法律的作用日益凸显,法律的力量越发强大。
依法治国,要有直面问题的勇气,要披荆斩棘的胆识,更要有解决问题的谋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开启了我国法治建设的序幕。党的十八大报告将“法制国家”改为“法治国家,这是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这都给法治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要从理论层面、意识形态、社会思潮、实践探索中加强法治建设和文明建设,理应成为人们行为的准则,以达到法治共建,法德共治。
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两手抓不放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要求,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依法治国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因此,一手抓好经济建设,一手抓好法治文明,在推进社会文明、物质文明中协同推进法治文明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社会文明和法治文明相结合,共同构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一个讲文明重法治的国家,这个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就有了重要保障。十八届四中全会,必然是我们依法治国建设里程上的里程碑,披上法治文明的美丽嫁妆,走上法治文明的全新阶梯,我们将在这个法治文明的新时代更加公平更加幸福地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更加平等地打造人生的美丽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