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画、京剧还有中医是中国的三大国粹。俗语也是中华文化的一种,生活中的一些俗语,蕴含着老一辈人们对生活的透彻理解,而被后人口口相传。在今天,也可以为我们做借鉴。有老人说东西有四不借,借了家败亡,到底是哪几样东西呢?四不借分别是不借车、不借钱、不借易损耗的东西、不借身份证。我觉得车也算是一个易损耗的东西,其实可以放在第三点里。
第一,不借的是车。现在没有房子的人,都会先买车,车越来越成为一个必需品。借车的话会牵扯到一系列麻烦的事情。比如,加油费。这到底该怎么算呢?借车的人掏吧,又借车还需要自己备油,太吃亏了吧。让借车的人出邮费吧,别人又会说你小气。另外,我们买的车与我们的信息紧紧捆绑在一起,如果借车的人违反交通规则或者出了交通事故,我们是有责任的。所以,一般人为了避免麻烦,都是不想借车的。
第二,不借钱。一般牵扯到钱的事情都会比较麻烦,你借了钱肯定还想着找他要回钱吧。什么时候催呢?怎么说才能要回钱呢?还是挺伤脑子的。所以,现在有人经常说借钱的人成了大爷,被借钱的反而成了孙子。这是比较真实的写照。
第三,不借易损耗的东西。易损耗的东西范围很广,只要是东西借出去容易坏或者是越用越少都属于这一类。这类东西借出去吧,有什么损耗我们还挺心疼的。如果因此去找别人理赔,别人还会说你真小气。
第四,不借身份证。身份证是我们非常重要的物品,可以做许多事情。“知人知面不知心”,如果别人借了你的身份证进行贷款、担保这一类活动,那我们就会变成最大的受害者,所以身份证是绝对不能借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