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摩擦的时候电子从原子核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物体向原子核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体移动.
科学上规定:与用丝绸磨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相同的,叫做正电;与用毛皮磨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相同的,叫做负电。
磨擦起电只是一种现象。近代科学告诉我们:任何物体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而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所组成,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跟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相等,原子不显电性,所以整个物体是中性的。原子核里正电荷数量很难改变,而核外电子却能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转移到另一物体上,从而使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目改变。当物体失去电子时,它的电子带的负电荷总数比原子核的正电荷少,就显示出还正电;相反,本来是中性的物体,当得到电子时,它就显示出带负电。
两个物体互相磨擦时,其中必定有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另一个物体得到多余的电子。
由于得到的电子和失去的电子一样多,所以带有等量异种电荷。
相互摩擦产生电荷,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电子是带有负电荷的粒子。开始时,两物体都呈电中性,电子与中子的电荷正好抵消,一个物体失去电子,中子数就会多于电子数,因此,物体带正电荷。而得到电子的物体,电子数会多于中子数,这两个差值是相等处搐边诽装赌膘涩博绩的,即转移的电子数。因此,两个物体会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这样讲你明白吗?
因为两个物体原来不带电,摩擦时电荷转移。一个带得到的电性,另一个就带相反的电性。所以两物体带等量的异种电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