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用方面,哪些方面是豆粕不能取代菜粕的?

2025-04-09 01:11:2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1、在饲养对象方面

豆粕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业中,豆粕中含有的多种氨基酸能够充分满足鱼类对氨基酸的特殊需要。另外豆粕还可用于制造糕点及化妆品等;而菜粕主要用于禽畜饲料的添加成分。主要用于肉牛、奶牛、生猪、鸡以及鱼等的饲料中。

2、消费数量方面

豆粕是产量和消费量是最大的,且价格相对较为便宜,近年来年产量达到3800多万吨,消费量到达3500万吨左右;而菜粕年产量将近1000万吨,消费量在830多万吨。

所以说,在这两方面二者不能相互取代。

扩展资料:

菜籽粕的粗蛋白含量36%左右,氨基酸组成较平衡,含硫氨基酸含量高,蛋氨酸、赖氨酸含量也较高,但低于豆粕,且精氨酸含量低。

菜籽粕的碳水化合物多是不易消化的戊糖,含有8%戊聚糖,粗纤维含量10-12%,因此可利用能量水平低,低于豆粕和花生粕的能量,但高于棉粕。

菜籽粕的烟酸和胆碱含量高,胡萝卜素、维生素D等含量低;矿物质中钙、磷、硒、锰含量高,但磷含量的60-70%属植酸磷,利用率低。

抗营养因子

菜籽粕含有较多有毒有害物质,极大的限制了其在动物日粮中的应用。如异硫氰酸酯、硫氰酸酯、恶唑烷硫酮、腈,芥子碱,单宁、植酸等物质。不但影响日粮适口性、影响其他营养物质利用,还可引起动物甲状腺肿大,抑制动物生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菜粕

                       百度百科—豆粕

回答2:

1、豆粕消费主要集中在家禽饲养、生猪、肉牛及奶牛饲养等方面,在家禽饲养中的使用量大约占到总用量的52%左右,生猪饲料方面大约占到总量的29%,在肉牛饲养中占到总量的7%,奶牛饲养约占总量的6%左右。在奶牛的饲养中豆粕易于消化能够提高奶牛的出奶量。在肉牛的饲养中,有些时候并不需要高质量的豆粕,用其他粕类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因此豆粕在牛的饲养中的地位不及在生猪饲养中的地位。近几年来,豆粕也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业中。豆粕中含有的多种氨基酸能够充分满足鱼类对氨基酸的特殊需要。由于捕捞过度原因,造成世界鱼粉减产,豆粕已经开始取代鱼粉。在水产养殖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外豆粕还可用于制造糕点及化妆品等。2、菜粕主要用于禽畜饲料的添加成分。主要用于肉牛、奶牛、生猪、鸡以及鱼等的饲料中。由于菜粕中存在抗营养物质,影响动物对蛋白质的吸收,因此菜粕要用作饲料前必须进行脱毒处理。在实际应用中主要用于禽畜饲料的添加成分。无毒菜粕对不同年龄猪的适口性均较好,其代谢能量值比猪的实际需要略低。一般在幼猪饲料中菜粕的最大量为12%,成长猪和种猪为12%~15%,怀孕和泌乳母猪为12%左右。无毒菜粕作家禽饲料时,其代谢能量值低于家禽实际需要的代谢能量值。因此以菜粕作饲料时尚需适当添加其他高能量成分。一般在饲养幼年或成年肉用家禽时,最大添加量为20%,产蛋鸡或种鸡为10%左右。牛对无毒菜粕的适应性比猪和家禽更强一些,菜饼粕对牛的代谢能量值为10.05兆焦/千克,与牛的实际需要量接近,因此在牛饲料中用量较多,肉用牛添加量可达20%,奶牛为25%。常规油菜粕也可用作饲料,但用量不宜过多,一般饲养肥猪在日食中添加量为1%左右,饲养肉用鸡为5%左右,养牛为15%左右。用菜籽饼作鱼饲料,其添加量一般也不超过15%。但用双低菜籽作鱼饲料试验中,将添加量提高到30%和50%,而且鱼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无残毒。另外菜粕还可用于制作肥料和酱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