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读后感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作为一部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创新性的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矛盾学说的重要发展,是指导全党和全国 人民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纲领性文献。
细读此文献,感慨万千:在中共八大前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对于党和国家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根据文献的小标题划分,本文也划分为十二个小标题,以便叙述的条理、方便。
一、 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文献中在认识到我们社会主义里还存在矛盾的前提下,正确的认识到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不同的矛盾。文章中,毛泽东也承认:“如果我们处理不当,不是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团结、批评、教育的政策,或者民族资产阶级不接受我们的这个政策,那末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就会变成敌我之间的矛盾。”同时正是由于“许多人对于敌我之间的和人民内部的这两类性质不同的矛盾分辨不清,容易混淆在一起。”使在此后“错误的把好人当成坏人”,造成了“反右斗争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的发生。
不可否认,在中国遭受一百多年的压迫而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取得了民族独立。在国际风云变幻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正确的区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对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经济建设、文化发展、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重要意义。而从一定程度上说,正是邓小平同志对毛泽东这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经济建设的党的工作中心的转变,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由于人民内部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因此只有采取“团结——斗争——团结”或者说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法,而非阶级斗争的形式。改革开放以后,将党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是矛盾正确处理的最充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