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将菜农生产中常见的五种茎部病害进行归纳,以便于在生产中加以区分,及时进行防治。
1、青枯病:青枯病通常在植株开花坐果时发生,发病株茎上出现水浸状条斑,后变褐色。剖开茎部,其木质(维管束)和髓部变褐腐烂。该病早期往往仅l2个侧枝叶片萎蔫,早晚可以恢复,随着病情发展,植株从顶部叶片开始萎蔫,自上而下直至全株萎蔫死亡,但叶片不脱落,仍保持淡绿色。从发病至整株死亡一般57天, 雨天多时延长至10天左右。检查青枯病的简易方法: 切取一小段病茎, 撕取表皮, 放于玻璃管或小杯中, 注入清水, 静止几分钟后, 可见有污浊物(细菌)从病茎下方切口涌出, 逐渐扩散于水中, 即可确定为青枯病。
2、枯萎病:多数在西红柿开花结果期发生,发病时茎基部皮层呈水浸状腐烂。剖开病茎, 可见维管束呈褐色。田间发病初期植株下部叶片开始萎蔫, 自下而上变黄、变褐、枯萎和枯死。有时病害只在植株一侧发展,形成纵向条纹斑坏死,而另一半边枝上叶片正常。根系旱水浸状软腐,在潮湿条件下,病部常产生白色或粉红色的霉状物。该病病程进展较慢,一般1530 天才枯死,无乳白色粘液流出,有别于青枯病。
3、立枯病:西红柿立枯病是西红柿幼苗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西红柿苗床。育苗期间阴雨天气多、光照少的年分发病严重,发病严重时常造成秧苗成片死亡。受害株茎基部产生暗褐色病斑,长圆形或椭圆形 ,明显凹陷。病斑横向扩展 ,绕茎1周后病部出现萎缩 , 根茎部也逐渐收缩干枯。开始病株白天萎蔫,晚上至翌晨恢复正常。随着病情加重,萎蔫后不再恢复正常至枯死,不猝倒,呈立枯状。病部初生椭圆形暗绿色斑,具同心轮纹及淡褐色蛛丝状霉。
4、茎基腐病:西红柿茎基腐病在刚出土的幼苗及大苗均能受害。发病初期茎基部皮层生有淡褐色及黑褐色斑点,后绕茎基部或根茎扩展,导致皮层腐烂。地上部分叶片变黄,果实膨大后因养分供不应求逐渐萎蔫枯死。后期病部表面常形成黑褐色大小不一的菌核。剖开病茎基部,可见木质部变为暗褐色。病株叶片变黄、萎蔫,后期叶片为黄褐色并枯死且残留在枝上不脱落。拔出病株,根系不腐烂。
5、白绢病:该病主要侵染茎基部和根群。染病植株先在茎基部出现暗褐色、湿润状、不定形的病斑,稍凹陷;潮湿时病部长出白色丝绢状的菌丝层,呈辐射状扩展,白绢病由此得名。病斑纵横向扩展,可环绕整个茎基部,致使叶片由下至上逐渐变黄,严重时引致全株萎蔫枯死。其后病部的菌丝层可集结成许多黄褐色的菌丝团,最后形成茶褐色、似油菜籽粒状的菌核。根部染病,皮层变褐腐烂,病部表面及根围附近土隙中都可长出白色菌丝体及褐色菌核。果实染病变褐腐烂,表面亦长出绢状白色菌丝及褐色菌核。
增施磷,钾肥。如果是长得过快,还可用多效唑或矮丰按说明喷一次,即可见效!弱苗不要喷!
营养不足,光照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