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刻苦努力十方法正确+少说废话。从这个大家公认的公式。我们可以知道,正确的方法是成功的三要素之一,如果只有刻苦努力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作风,而没有正确的方法,是不能取得成功的。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学习方法是何等的重要。
法国的物理学家朗之万在总结读书的经验与教训时深有体会地说:“方法的得当与否往往会主宰整个读书过程,它能将你托到成功的彼岸,也能将你拉入失败的深谷。”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科学测试证明: 95%的人智商介乎70至130之标准范围,只有2.5% 的人智商低过70。因此,智力绝不是成绩的决定因素,关键还是在于学习方法,“差生”差就差在学习方法,不同的学习阶段、学习环节需要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知识类型也需要不同的学习方法,只要方法好,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取得优异成绩。
但遗憾的是在我国的学校,几乎没有老师教过学生如何才能有效学习,因此,学生只有靠自己辛苦摸索,低效学习,结果费了很大的力气,只吸收了需要掌握的知识的一点皮毛;上课时认真听课,可是一堂课结束时,刚刚才学过的内容就象沙子一样从学生的大脑中滑漏,上课明明听懂了,下课却什么也不会;考试时经常忘记一些非常重要的内容,遇到的明明是以前做过的题型,可是在考场上怎么都做不出来;考试时有好几道会做的题目,可是根本没有时间去做。
要造就一流人才,必须有超越常规的学法,对于所有的孩子而言,课堂学习的时间是共有的,书本上的知识内容是相同的。要实现超越,仅仅把握住这段时间和水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掌握科学、实用、高效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超越他人,走在前列。
然而,什么是科学的学习方法呢?科学的学习方法具有广泛适应性,还具有科学性和工具性等特点。它适合于每个人,符合于用脑卫生,而且对每个学科都有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包括智力因素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包括学习的通法和各科的学习方法等内容。英国科学家达尔文说:“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提关于方法的知识。”所以,大家一旦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如虎添翼,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学生一旦学习状态上来了,又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就会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从而进入一种良性循环中。当他体验到求知过程的激情,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的时候,是能够创造奇迹的。希望每位学生都能拥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习中少不了勤奋,也少不了合理的方法,但是学习中方法更为重要,如果没有方法只是一味的勤奋,那学习的效果是不明显的。合理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习事半功倍!
学习方法决定学习效率,“学习效率”改变孩子一生的命运:
根据教学大纲和高考大纲的要求,600分的命题出在普通学生都能掌握的基础知识中。但是,为什么同样的老师、同样的教材、同样天天上学,为什么很多学生达不到600分呢?
差距是怎么产生的?
专家早有研究成果,人与人智商上的差距极小,但是高考成绩的上的巨大差距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往往把中等生的成绩落后归结为“不够用功,学习时间少”、“不认真听讲”、“基础知识不扎实”……等表面现象,却很少深挖差距产生的本质——思维!
“低效率”才是致命伤。
学习的“低效率”:重复课本,只会记住知识点,但是并不能理解知识点。例如,拿起课本看哪都懂,放下课本,很难构建知识体系,更无法利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考试的“低效率”:盲目的做题套方法记步骤,只能做对简单题,难题就会没思路。
例如“大题考场脑空白”;计算思路复杂缓慢,时间并不够用;知识混淆,互相干扰,选不对,想不全——重度选项模糊!
有“后劲”的学生是怎么回事?
每个学校都有个别学生,上了高三才爆发“后劲”,稍稍用功就冲到前面。但是,他们的经验似乎大多数学生都无法模仿。经专家调研分析,发现这学生的学习方法虽然差距极大,但在思维方式和思维取向上却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并且都体现出尖子生甚至顶尖学生的高效性。
学习的效率:英语方面他们把复杂语法变成“让自己能作对题的感觉”,单词先背最关键的常用的动词、介词、连词,词组不背就会……数学抓公式互相变型、推导的道理,再用更易操作的思维法则确定几个实用的“题路”……看似“剑走偏锋”,其实,节省大量时间,创造超越他人的优势。
阶段性考试暴露出的问题,在高考考场上会被多倍放大!
以往的期中、期末考试都是阶段性考试,就好像掰下1、2穗玉米,跑到终点就可以休息的轻负短跑比赛。而高考,是要综合考察你过去3年,乃至6年积累的所有知识的熟练运用能力!就好像同时背着12~24穗玉米进行为期一年的长途奔袭(2阶段×2学期×高中3年=12~24)。面对这种负重的长跑比赛,你不仅要捡以往落下的知识,还要跟上熟练运用进度,也就难怪“用功不见效”了。
你应该如何做?
1、不是详细、总结性的重复校园教学——而是从思维层面讲出学生必须掌握的技术和法则;
2、不是分科知识点的罗列——你三年学不好的方法,用同样的方法再过一年,还是学不好;
3、不是就题讲题的集合——而是用典型真题为媒介,剖析高考的命题思维和你的思维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