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健康检查的内容
(一)询问:询问的要点各年龄期不同。
1、婴儿期:
(1)喂养情况:喂养的方式、习惯;乳量是否充足;添加辅食的月龄、种类、数量;有无添加维生素D制剂。
(2)体格心理发育情况:何时出牙,何时能抬头、坐、爬、站、走,何时能笑、认人、讲单词,对周围人和物的反应,有无运动和感觉方面的障碍。
(3)养育情况:睡眠、大小便、户外活动的状况和习惯。
(4)预防接种的种类和次数。
(5)曾患过何种疾病尤其是传染病。
1、幼儿期:
(1)喂养情况:家庭饮食习惯、喂养行为,有无挑食、偏食等不良习惯。
(2)神经心理发育情况: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情绪、自我意识、独立性等发育情况。
(3)生活习惯的培养:睡眠、体格锻炼、大小便控制、口腔卫生。
(4)预防接种完成情况。
(5)曾患过何种疾病尤其是传染病。
(二)体格测量及评估
所有儿童除测量身长(高)和体重外,还需测量头围、胸围,测量用具、方法要统一,力求测量准确。根据测量结果,按儿童的年龄对其体格生长情况进行评价。
1、身长(高)和体重测量及评估见“生长监测”部分
2.头围的测量及评估
(1)头围的定义: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即头围。
(2)测量方法:测量者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头部右侧齐眉弓上缘处(软尺下缘恰于眉毛上缘),软尺从头部右侧绕经枕骨粗隆最高处回至零位。
(3)评估:新生儿头围平均为34cm;1岁时头围约46cm ;2岁时约48 cm;5岁时约50cm左右;15岁为54~58cm,接近成人。若出生时头围小于32cm 、3岁后头围小于45cm,考虑存在小头畸形或大脑发育不全:若头围过大,则考虑脑积水、佝偻病等。头围异常建议转诊。
3、胸围的测量
(1)胸围的定义:经胸前乳头下缘至后背肩胛骨下角绕胸一周的长度即胸围。
(2)测量方法:被测者处于平静状态,两手自然平放或下垂,两眼平视,测量者立于其前方或右方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被测者胸前乳头下缘,右手拉软尺使其绕经右侧后背以两肩胛骨下角下缘为准。经左侧面回至零点,取平静呼、吸气时的中间读数。
(3)评估:新生儿胸围平均为32cm;胸围﹤头围(相差1~2cm);1岁时大约为46cm,胸围 = 头围;1岁~青春期前:胸围﹥头围,胸围超过头围的厘米数约等于周岁数减1。胸围异常建议转诊。
(三)全身体检及处理
1、头部:重点检查前囟的大小、张力、闭合情况。
正常儿童前囟一般在1~1.5岁时闭合。囟门早闭多见于小头畸形;囟门迟闭多见于佝偻病、脑积水、甲低等;囟门饱满多见于颅内压增高;囟门凹陷多见于严重脱水、营养不良。出现以上异常情况应及时转诊。
2、眼睛:眼睑是否正常、有无巩膜黄染、是否有斜视,结膜炎、泪囊炎。若有,建议转诊。1岁时儿童须检查屈光和斜视、3岁半以上的儿童须每年检查视力。
6.耳部:外耳有无畸形、耳道有无异常分泌物、听力是否正常,若有异常,建议转诊。
(1)婴儿听力发育评估
① 在出生后不久,婴儿因受到突发响声(例如掌声或猛烈关门声)的惊吓而瞬目或张大眼睛。
② 在一月龄时,婴儿应开始注意突发的响声(如吸尘器的噪音)并会停下聆听这些刚发出的声音。
③ 在四月龄时,假如对着婴儿说话,他(她)会静下来或对着你微笑,即使你的形象不清晰。假如背着婴儿或在婴儿侧边说话,他(她)亦会向着你转动头部或眼睛。
④ 在七月龄时,假如婴儿不是过于关注其他东西,他(她)应会立即转向发出声音或有细小声响的位置。
⑤ 在九月龄时,婴儿应会专心聆听每天熟悉的声音和寻找发自婴儿视野以外的细微声音。婴儿会以大声及和谐的咿呀声来表示愉快。
⑥ 在1岁时,婴儿应会对他(她)的名字和其他熟悉的词作出反应。即使看不见你的随同手势,他或她亦会在你说“不要”、“拜拜”时作出一些反应。
(2)听力筛查:
听力筛查的对象重点为3岁以前的婴幼儿,尤其是具有听力高危因素的婴幼儿,需到有资质的新生儿疾病筛查机构由专业人员进行筛查。
儿童听力高危因素包括:.
①有听力障碍家族史;
②近亲结婚史;
③孕母宫内感染,如巨细胞病毒感染、疱疹、弓形:体病、风疹、梅毒;
④新生儿颅面部畸形,包括儿廓和外耳道异常;
⑤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
⑥新生儿期具有如下指征者:高胆红素血症,其胆红素水平超过换血指标;
⑦机械通气5日以上;
⑧出生窒息;
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腮腺炎等传染病史或反复发作的中耳炎;
⑩儿童家长对其子女的听力、言语、语言形成和/或发育表示疑虑者;
新生儿听力筛查已被纳入新生儿疾病筛查范畴,需到有资质的新生儿疾病筛查机构由专业人员进行筛查;
7.颈部:是否有异常包块、若有,识别转诊。
8.口腔:口唇的颜色、有无唇裂腭裂、口腔粘膜及咽部有无充血或鹅口疮等、检查牙齿的数目、有无龋齿。教给家长为孩子清洗口腔的方法。
9.胸部:是否有胸廓畸形、听诊肺部有无呼吸音异常和心脏杂音。
10.腹部:观察有无脐疝、脐炎;肝脾的触诊有无增大。
11.外生殖器:观察有无畸形、注意男孩是否有包茎、隐睾、阴囊水肿;检查女孩是否有阴唇粘连。
12.脊柱和四肢:有无畸形、肌张力是否正常,检查有无髋关节脱位的体征。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典型体征:
(1)髋关节外展持续受限制(小于75°)是最重要的症状。
(2)受累腿部缩短和双腿不对称(弯曲髋关节,比较相对侧膝部水平)。
(3)在仰卧位和俯卧位检查时发现不对称的皮肤皱褶。
(4)俯卧位时,受累一侧臀部扁平。
(5)腿部姿势:受累腿部倾向保持外转、弯曲和外展的体位。(注意:在双侧脱位的情况下,则无法作比较。)
(6)异常步态(15~21月龄时观察)。
(7)在18月龄时仍未能步行。
(8)跛行步态或跌向受累一侧。
(9)鸭步(步行时双下肢分开,基底很宽——见于双侧髋关节脱位)。
(10)两岁后,用患侧单腿站立时,不能保持平衡。
出现一个以上典型特征的婴幼儿都要转诊到上级医院。
13.全身浅淋巴结:有无异常肿大。
(四)语言的发育和检查
评价语言发育应考虑听觉、视觉及大脑功能是否正常,以及婴儿的语言环境影响。婴儿语言发育的年龄大致相似,语言发育包括语言前阶段(0~9个月)和语言阶段。一般一岁时会说单个词汇,但也有个别差异。详见下表。
年龄 接受语言 表达语言
六个月 自己名字 尖叫,咿呀学语
十二个月 家庭成员名字 指物摇头
物品名称
简单词汇(“再见”)
简单需要(“给我”)
十五个月 家庭成员名字 用手势
物品名称 会说爸爸妈妈以外的两个字
身体部分 会简单指示
会说“不要”
十八个月 人,物品,图片 用手势
身体部分 会说15~20个字
简单指示
二十四个月 人,物品,图片 用手势
身体部分 词汇量扩大
简单指示 表达不流利
25%的婴儿能辨别生人
三十六个月 几乎所有物品名称 正确用词、短语和2~3个
方位 句子 ;表达流利
区分性别 75%的婴儿能辨别生人
2~3个指示
对有下列情况出现的孩子,可能存在语言发育问题,应予转诊。
1.对声音或说话没有反应的孩子。
2.在两岁时还不能明白大人说话。
3.曾呀呀学语,然后停止发出声音。
4.在三岁时,孩子仅重复一些母亲说过的,但对孩子并没有意义的词组。
5.若小孩较早时已开始讲话,但到四岁时却变得经常口吃。
(五)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根据体格测量和全身体格检查结果,确定相应的实验室检查项目。一般情况下要检查
1、血红蛋白检查时间:生后6个月或9个月检查1次,1岁以后每年检查1次
2、尿常规检查时间:1岁、2岁分别检查1次。
3、大便常规:2岁以后每半年检查1次,了解有无寄生虫卵。
4、必要时做肝功能、三系统 、血钙、血磷以及微量元素等。
(六) 发育筛查
发育筛查主要用于儿童保健门诊对儿童进行智力发育监测,其次是对儿科病人是否伴有发育问题给予客观地证实,发育筛查的目的是为了早期发现发育有问题的儿童,以便早期进行智力干预。因为早期的特殊刺激可以极大地调动智力偏离和智力低下的儿童脑的功能,使他们的智力潜能发挥出来。
1、发育筛查的对象:在进行定期体检或生长监测的同时均可以进行发育筛查,既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询问并简单评估儿童的发育情况,也可以利用儿童智力发育的量表检查儿童的智力发育水平。
智力发育监测的重点对象是高危新生儿,高危新生儿在发育过程中发生智力偏离的比例比正常新生儿高5~10倍,极易发生智力低下,因此,儿童保健服务将高危新生儿作为智力发育监测的重点人群。
2、智力发育监测的时间:可结合婴幼儿定期体检的时间,即在3、6、9、12、18、24、30、36个月进行。也可在一些关键年龄检查:3~4个月、8~9个月、1岁~1岁半、2岁~2岁半等。
3、智力发育测验方法
(1)筛查测验
① 丹佛发育筛查法(DDST):主要用于<4.5岁以下儿童发育筛查。共103个项目,分为个人-社会、细运动与适应性行为、语言和大运动四个能区。
② 绘人测试:适用于5~9.5岁儿童。
③ 图片词汇测试(PPVT):适用与4~9岁个人与集体的一般智能筛查。方法简单,尤适用于语言或运动障碍者。
④ 其他:入学合格测验、瑞文试验等
(2)诊断测验
① Gesell发育量表:适用于4周至3岁的婴幼儿。从大运动、精细动作、个人-社会、语言和适应性行为五个方面测试,结果以发育商(DQ)表示。
② Bayley婴儿发育量表:适用于2~30个月婴幼儿。
③ Standford-Binet智能量表:适用于2~18岁儿童。
④ Wechsler学前及初小儿童智能量表(WPPSI):适用于4~6.5岁儿童。
⑤ Wechsler儿童智能量表修订版(WISC-R):适用于6~16岁儿童。
⑥ 其他:本德视觉-运动完形实验等
4、智力发育监测的地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如无条件开展智力筛查,可转诊至妇幼保健机构儿保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