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化玉米的膨化玉米

2025-04-15 07:14:1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水分%粗蛋白%糊化度%容重%粗灰分%赖氨酸%蛋氨酸%猪消化能
兆卡/千克 鸡消化能
兆卡/千克 ≤10≥8≥90≤400≤30.240.183.39 3.22 高消化率
膨化工艺的高温、高压、高剪切力,破坏玉米淀粉的晶体结构,使淀粉颗粒膨胀并糊化,淀粉分子链被打开,增加了食糜颗粒的表面积,提高了消化率,同时蛋白质发生变性,氨基酸的消化率提高 。与普通玉米的对比如下:
生长猪对普通玉米与膨化玉米营养物质利用率 项目 普通玉米 膨化玉米 干物质消化率% 68.53 71.76 表观消化能 16.16 17.71 能量利用率% 83.13 90.65 蛋白质表观消化率% 78.84 83.88 氮沉积(g/d) 9.43 10.85 氮总利用率% 48.88 53.51 高诱食性和保健性
膨化玉米具有浓郁的爆米花香味,适口性好,诱食性强,提高采食量。消化率高,大肠段发酵程度低,对仔猪腹泻有较高的保护率 。 高卫生指标
膨化工艺的高温能杀灭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霍乱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卫生指标高,幼猪乳猪等不宜腹泻或生病 。 仔猪早期断奶后常常出现食欲降低、消化不良、饲料利用率低、免疫力和抗病力下降、腹泻等现象,最终表现为生长抑制,即所谓的“仔猪早期断奶综合症”。可能的原因是由于断奶仔猪消化能力差,各种消化酶的分泌还不完善,对玉米日粮的消化率仍然较低 。
新生仔猪消化酶活性变化很大,初生时乳糖酶活性很高,出生两周后达高峰,然后迅速下降;胃蛋白酶,胰麦芽糖酶,胰脂肪酶和胰淀粉酶等活性较低,随日龄增加而增加;28日龄后胃蛋白酶,胰脂肪酶和胰淀粉酶等活性显著增加;断奶时,胃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胰脂肪酶和胰淀粉酶活性显著下降,断奶两周后消化酶活性开始恢复。新生仔猪尚未分泌非淀粉类多糖化合物(NSP)降解酶,对饲料纤维的消化和降解能力很弱 。
膨化玉米具有疏松多孔、结构均匀、质地柔软并且提高了淀粉糊化度等特点,不仅色、香、味俱佳,且提高了营养价值和消化率,尤其能很好的改善幼畜这些断奶应激问题,因而膨化原料的使用是促进仔猪生长的有效途径 。
膨化玉米具有疏松多孔、结构均匀、质地柔软并且提高了淀粉糊化度等特点,不仅色、香、味俱佳,且提高了营养价值和消化率,尤其能很好的改善幼畜这些断奶应激问题,因而膨化原料的使用是促进仔猪生长的有效途径 。
唐志高研究指出,在断奶后仔猪日粮中使用膨化玉米能有效增加仔猪的采食量,并能显著提高断奶后仔猪的生长性能 。
王潇通过饲养实验得出,膨化玉米添加量为60%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消化率最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