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魔小说《西游记》中,神界有三位地位崇高的尊神,他们分别是:玉帝、太上老君和如来佛祖。
受86版《西游记》影响,有一个话题一直让人津津乐道,那便是玉帝和如来的地位谁更高?在电视剧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玉帝吓得钻桌子底下,狼狈不堪,慌忙派人请如来降妖,给人以如来是玉帝靠山大哥的既视感。
其实,读过《西游记》原著便不难发现,玉帝的地位肯定在如来之上,毕竟玉帝才是真正的三界之主,至少在名义上是统治三界的帝王。
在《西游记》原著中,玉帝让如来降服孙悟空时,是“宣”而不是“请”,这便足以说明两人的上下级关系,玉帝是如来的上级,因为只有帝王对臣下才可“宣”。如来见到玉帝后,尊称玉帝为“大天尊”,则更是说明了玉帝的地位在如来之上。
如来不过是个宗教领袖,而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世俗国家,不存在宗教凌驾于政权的情况,恰恰相反,宗教总是依附于政权而生存,因此,作为《西游记》作者的吴承恩,也不可能凭空创造出一个大于政权领袖玉帝的如来形象。
同样的,太上老君也是宗教领袖,其地位也不可能高过玉帝。在《西游记》原著中,太上老君对玉帝称谓,有时是“大天尊”(如来降服孙悟空,玉帝举办安天大会,太上老君便称玉帝为大天尊——蒙大天尊设宴呼唤),有时是“陛下”,无论哪种称谓,都说明太上老君很自觉地把自己归于玉帝的下级。
佛教之主如来也好,道教领袖太上老君也罢,虽然他们都统帅万千教徒,势力庞大,但至少从名义上说,都是玉帝的臣子。那么,如来和太上老君两人,究竟谁的地位更高呢?
由于两人的身份特殊,个人认为,比较两人的地位,不能一概而论,可以从宗教地位、权势地位和政治地位三方面分析。
首先说宗教地位。如来是佛教之主,太上老君是道教领袖,而在《西游记》原著中,佛教和道教皆是势力庞大的宗教,所以,从宗教地位上说,如来和太上老君不相上下。
其次说权势地位。太上老君的弟子,大多在天庭任职,位高权重,或驻守一方,成为仙界封疆大吏。比如威名赫赫的真武大帝,以武当山为道场,威震万妖,他便是太上老君的弟子(也有太上老君化身之说,但无论如何,总之是道教门人)。而如来的弟子,基本在西天集团供职,不可与太上老君的弟子同日而语。
我们知道,如来策划取经大业,便是为了壮大佛教势力。壮大佛教势力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获得与强大的道教集团的竞争资本。
因此,按《西游记》原著的设定,佛教集团的整体实力,应当不如道教。那么,作为道教领袖的太上老君,其权势地位应当在如来之上。
最后说政治地位。太上老君是玉帝的臣下,如来也是玉帝的臣下,乍一看,两人地位似乎旗鼓相当。但同样是臣下,也有品级高低之分,如来和太上老君的品级谁更高呢?
吴承恩先生对天庭进行创作时,必然以朝廷作为参考,天庭即更天上的朝廷。而在凡间朝廷内部,最尊贵的臣下,莫过于诸侯王。
因此,作为天庭集团内部成员,太上老君的地位再高,不可能超过诸侯王。我们权且认为太上老君的政治地位相当于诸侯王。而如来,严格来说,他并不属于天庭集团内部成员,其所掌管的西天集团自成体系,可如来毕竟是玉帝的臣下,那么,如来应该类似于藩属国君主。
那么,作为藩属国君主的如来,和相当于天庭诸侯王的太上老君,谁的地位更高?
汉宣帝年间,南匈奴单于呼韩邪归顺汉朝,南匈奴因而成为汉朝的藩属国,呼韩邪即藩属国君主。为了表示对汉朝的臣服,呼韩邪决定亲自前往长安,朝拜汉宣帝。当时,朝廷就如何制定接待礼仪,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汉宣帝拍板:将呼韩邪单于的接待规格定在诸侯王之上。可见,藩属国君主的政治地位,应当略高于诸侯王,毕竟藩属国不像诸侯国那样是朝廷分封。
所以,作为藩属国君主的如来,政治地位应当在太上老君之上。这一点,其实在《西游记》原著中也可以找到证据。
那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都捧着明珠异宝,寿果奇花,向佛前拜献曰:“感如来无量法力,收伏妖猴。蒙大天尊设宴呼唤,我等皆来陈谢。
如来降服孙悟空后,玉帝竟让太上老君手捧鲜花,拜谢如来。古代最讲究尊卑等级,如若太上老君的政治地位在如来之上,玉帝断然不可能让他拜谢如来。
中国是个世俗国家,在古代,政治地位大于宗教地位,也大于其他地位,所以,从名义上论,如来的地位应当在太上老君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