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翻了 怎么自编?像张晓风那样?

2025-04-12 23:11:3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贾政打宝玉,肯定不只一次两次,书中张弛有度,明暗有别,不会一味累文赘墨。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遭笞挞。这是代表性的一次,作者明写,也是打得最狠的一次。起因,一是蒋玉菡;二是金钏。贾政一叠声“拿宝玉!拿大棍!拿索子捆上!把各门都关上!”喝令:“堵起嘴来,着实打死!”后来不解恨,亲自上阵,棍子下得又快又急。门客看打得不详,觅人进去送信,幸亏王夫人和贾母及时赶到,才避免进一步的灾难。打完,宝玉伤得很重,几乎没有好的位置,是用藤屉子春凳抬出去的,躺了很多时日。这只是其中一次,这样的经历在宝玉的成长经历中不会少。实际贾政很虚伪,从不私下和宝玉沟通,每次都是当着众门客、下人和小厮的面批驳凌辱宝玉,以显示他做父亲的威风和尊严,昭示他尽到了职责。

至于打的原因,先说蒋玉菡。蒋玉菡是忠顺王驾前承奉的一个戏子,应属包养。寻之不见,便找至贾府。在这件事里,宝玉是一个陪客,宝玉和琪官虽厚,但也只是一介少年,对忠顺王构不成任何威胁。真正与其抢夺琪官的应该是北静王,蒋玉菡送给宝玉的那条红色腰带“茜香罗”就是北静王送他,他又转送宝玉的。这是皇室内部王爷间的斗争,宝玉白白夹在里面。再者宝玉对琪官的态度和他们有别,在他们眼里琪官是戏子甚至是玩物。但在宝玉心中,就多了平等友爱和尊重,这是宝玉的可贵之处。忠顺王府势力极大,根本就不把贾家放在眼里,长史官趾高气扬,话里有话。贾政也很害怕,口口声声痛斥宝玉祸及于他。他打宝玉不完全是为了教育宝玉,而是怕自己受牵连,从这点就可以看出贾政的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