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找了一个,你看看吧,要是不满意的话就HI我。
与传统教学相比新课程科学教学要立足学生的发展,从学生发展的长远需求考虑,如何使他们形成持续学习科学的兴趣,学习与应用科学知识的习惯与能力,并在初步确立全面科学素质的基础上得以形成与时俱进的持久动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多让学生进行自主教育,即要尊重学生的地位,进行探索性学习,发挥其主体性,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意识。但是在尝试着让学生进行自主教育时,却又时常看到学生一筹莫展,不知如何下手。在这一情况政,就迫切需要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
“元认知”即自我认知。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弗莱维尔认为:元认知就是个体对思维活动的自我体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其实质就是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调控等几方面内容,它在个体的整个智力活动中处于支配地位,能控制调节活动,并能促进个体思维的创新。所以科学教学中应注意学生元认知水平的提高,并发挥其元认知水平,让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形成积极探究科学知识的持久动力。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能发挥元认知、提高元认知水平呢?根据元认知理论,本人认为在教学中要突出以不几点:
一、以兴趣问题为切入点,体现学生的元认知知识
元认知研究者认为:元认知知识是指个体所储存的既和认知主体有关,又和各种任务、目标、活动及经验有关的知识片断,不同个体会依据特定的认知任务作出优劣的判断。根据这一理论,不同个体之间的元认知知识不同,对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手段也是有差异的。有的解决问题能力强有的弱,强者会积极参与,弱者则可能消极等待。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因为良好的学习心理是元认知的基础,学生只有对问题感兴趣,才有可能主动去学习,并关注自然知识。碰到一些难题时,也会努力去思考如何解决,找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地调整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习惯,元认知水平得到发挥。因此在课堂教学时要多以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来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对这些问题既熟悉又不懂的现象,就会产生迫切需知道的学习心理,形成学习内驱力。如汽化吸热教学中有个例子在炎热的马路上走时,当洒水车过后我们反而会感到很热,而当一阵风过后,就觉得凉快多了。对这一现象很多同学都有体会,然而我们知道汽化是吸热的,这是为什么呢?面对这一感兴趣的任务,学生就会积极开展思考,利用自己的元认知知识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问题的科学答案,在这里教师应鼓励学生开展讨论,应用原有的认知知识进行解决。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学生将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并能养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同时元认知知识得到了发挥和补充。
二、突出科学探索性实验,加强元认知调控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
在认知心理学家看来,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建构过程,学生在这个建构过程中储存有组织的信息,并将课文或教师传授的知识转变为有用的技能即如何解决。参与影响这一建构过程的诸多因素中,元认知调控是人们颇为关注的要点之一,学习不仅是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理解的过程,同时也是对该过程进行积极监控、调节的元认知过程。元认知调控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上,它是指学生对自己所从事的学习活动进行的积极、自觉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是影响学生学业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元认知的调控对学习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元认知调控的训练,有效达成教学目的。科学探索性实验教学时要求学生积极应用所掌握的现有信息,在明确探究内容、目标的基础上完成探究过程,得出合理正确的探究结果。例如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设计实验来探索这个问题。针对这一课题,让学生思考,充分利用其元认知基础,设计出探究计划,并完成实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要调控自己的技能,设计出实验方案并要通过实验来反馈实验的合理性。通过这样的实验教学,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了加强,认知能力得到了发展,发挥了元认知调控的功效,为今后的自主性学习奠定基础。
三、以问题解决方法提高元认知策略水平
加强元认知策略训练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实验中,研究者发现,加强对学生元认知策略的监控训练,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需要综合一般元认知策略和特殊元认知策略。而元认知策略的监控训练更是如此,它能使人更有意识的调节学生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更自觉的使用学到知识和策略。例如在复习时两个同学为一组,让其中的一位同学提问复习内容中的问题,包括概念、定律等,另一个同学回答,然后调换。这样提问的同学就要及时整理信息,找出提问方法和提问内容(提什么问题是任务元认知,怎样提问是策略元认知)。经常性这样训练,学生不仅能有效的掌握知识,而且在解决新问题和老问题的能力上都会有很大的提高。通过这样的活动,提问的同学就要整理调控知识,在认知上要有明确的内容,对信息进行提炼加工,进而使用元认知策略,开发了学生的元认知技巧,并可引发元认知加工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习与问题的解决。
四、经常开展自我学习总结,加强元认知体验
元认知体验是伴随并从属于智力活动的有意识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也就是元认知主体的一种情感或认知体验状态,它能导致元认知知识的增加、删除或修改,个体在认识活动中会发现目标、策略、元认知体验和任务之间的关系,然后将这发现同化至现有的元认知系统中。同时有些技巧的应用还会导致元认知体验的产生,有些技巧的应用则受到元认知体验的驱动和指引。在学生学习中加强元认知体验对促进学生认知活动及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作用。因为学生在学习这个认知活动中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及态度很大程度上是表面的,虽然我们在教学中强调元认知监控的作用对知识进行的加工、监测,但对元认知体验来说还不够。如果在元认知监控下对学习进行认知体验就会更深入的对认知这个行为寻找更有效的方法,进而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和能力的提高。如学完一个学习任务后进行及时的小结复习,让学生能体会学习的任务和目标。而这时采用课堂小结、单元复习,认学生自己归纳,在某种程度上能促进元认知体验。僻如,在章节复习时可对照章节题目,让学生根据目录,回忆体验上阶段学习过程及相关的知识和自己掌握本知识的手段,已获取的知识有哪些,还有哪些没有掌握,这些没掌握的知识准备用哪些措施来掌握。从而会产生指向认知过程,使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又如科学实验也是提高元认知体验的积极方法。在认知的基础上对知识进一步理解,了解其原理,在复习中及时增加实验是非常必要的,并且能培养学生探索思维、能力和精神。在复习氢氧化钠性质时,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用什么实验能证明它。同学们想出了各种实验方法老师可以选择简单的易操作的来进行实验。如把 有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结果液面有明显上升,从而说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其它实验可以让学生到实验室中进行实验,以证明他们的设想。采取这样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认知体验,也提高了学生的元认知水平。
当然学生元认知水平的提高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而且因人的品质不同,元认识水平也不一样,它需要长期地、坚持不懈地努力。因此,从开始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自我意识,使学生能灵活地调整自己的学习心态、学习方法、解决问题策略等,增强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辨析性、理解性,这将为学生以后的自主教育打不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董奇,周勇;10-16岁儿童自我监控学习能力的成分、发展及作用的研究,心理科学,1995,18,75。
胡志海,梁宁建:学习不良学生元认知特点研究,心理科学, 1999,4,354。
楼上的找的那个是什么啊?我没太看明白,但是我找的还不如他找的呢,所以您就将就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