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武则天可以称帝啊!?!?!

如题
2025-03-21 20:33:4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武则天乃中国封建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帝。是什么让一个出身庶族的女子在男权社会里脱颖而出,走向了权利的巅峰的呢? 鬼异预言燃野心
 据说武则天小时侯就有异相。其父武士彟曾请名闻天下的星相家袁天罡给武则天相面,袁天罡惊道:“此子龙睛凤颈,伏羲之相,必极显贵!若是女,当为天下主!”听了袁天罡的话,武则天的父亲铁了心要把女儿送到宫里去为“天下主”。遂教她读书识字,使她通晓世理。袁天罡的预言和父亲对她的期盼促使武则天幼小时就胸怀着谁也无法扑灭的追逐和攫取最高权力的熊熊烈焰。为了“南面称孤”,武则天一生中无论遇到任何逆境,也从未气馁过,从未放手过。熟悉朝政试身手
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则天因“美容止”(《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入选宫中,受封“才人”。入宫之后,武则天颇得太宗欢心,遂赐号“媚娘”。后太宗又调武则天入御书房侍候文墨,自此武则天开始接触皇家公文,了解了一些宫廷大事,日渐通晓官场政治和权术。显庆五年(660年),高宗李治因“凤眩头重,目不能视”(《资治通鉴》第200卷),遂下诏委托武后协理政事。于是则天从参政步人执政,史裁:“自是上每视事,则后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杀生,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谓之二圣。”(《资治通鉴》第210卷)唐朝权柄,尽在武后则天掌握之中。眼光独到傍弱王
武则天在太宗年迈之际,要想将来为“天下主”,自己托付于何人就是个不得不认真思考的大事。唐太宗一共有14个儿子,但长孙皇后嫡出的儿子只有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长孙无忌等重臣一定会让将来的皇太子出自这三人之中。而李承乾“及长,好声色慢游,过恶寝闻”(《全唐文》卷99(清)董诰等纂修),太宗不喜而废之。魏王泰,谋夺嫡,太宗惧。所以最终的皇太子且能继承大统就只有九子晋王李治了。李治以皇九子的身份能够最终被立为皇太子且能继承大统,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年纪青青的武则天在这多皇子中,且在如此复杂的局面下与李治暗通款曲,将自己的未来傍在了一个原本不想从政的弱王身上,更是不简单。不得不令人佩服她眼光的独到,政治敏锐性的高超。忍辱负重盼重生
649年,太宗死,武则天入感业寺削发为尼。永徽元年(650年)太宗忌日,高宗李治到感业寺里来进香,武则天紧紧把握住了这次机会。她使高宗又回忆起了先前的恋情,武则天的美貌加上旧情,促使高宗不再顾忌佛教教规和礼教的约束,将武则天带回了皇宫。武则天这次再入宫也和宫中的斗争有关,当时的王皇后为了和萧淑妃争宠,鼓动高宗接武则天进宫,她还自己做主让武则天先蓄发,然后再入宫。武则天的再次入宫,揭开了她通往权利巅峰的序幕。宫中周旋除强敌
再次入宫后,武则天最初对王皇后卑躬屈节,极力奉承,并联合王皇后,夺去高宗对萧淑妃的宠爱。当萧氏失宠后,她认为自己要当六宫之主,必须把王皇后打下去。654年,武氏为嫁祸于王皇后,将自己亲生的深得高宗喜爱的小公主弄死。655年,王氏被诬以杀死小公主的罪名,废去后位,立武氏为皇后。武则天为清除政敌,从永徽六年(655年)到显庆四年(659年)的五年时间里,大肆翦除异己,并滥杀一些被她怀疑的大臣。唐初的元老重臣如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裴炎及程务挺等人,少数被贬逐,多数遭诛杀。她参政道路上的朝中的绊脚石基本上得以扫除了。在王位的继承上,高宗想禅位于长子李弘。武则天则不念母子之情,将李弘毒死,立次子李贤为太子。李贤被高宗委以临国之任,处理政务颇为精干,武后则废李贤为庶人,立三子李显为太子。弘道元年(683年),高宗卒,中宗李显刚刚继位,武则天则以皇太后名义临朝称制。一年后便废掉中宗,改封庐陵王,立四子李旦为帝,是睿宗。李显、李旦都是昏庸无能之辈,在皇帝位上也是傀儡,处处受制于武则天。为从传统上和舆论上打击和削弱一贯反对自己的士族官僚集团,扶植和依靠新兴的庶族地主阶级,武则天修改《氏族志》为《姓氏录》。这样使士族官僚不再有入仕做官的优越条件,也不能因出身豪贵而为所欲为。而对庶族出身的官员,也不再因门第贫贱而受耻受辱于人。修成的《姓氏录》再也看不到士族贵族的特权,原来连《氏族志》都不能列入的武氏,在《姓氏录》中,却定为姓氏的第一等。舆论神化登大宝
公元69O年,武则天认为亲临帝位的条件成熟,先借佛僧法明之口,广造舆论:“武后为弥勒佛转生,当代唐为天子。”接着又一手导演了以唐睿宗为首的六万臣民上表劝进请改国号的壮举。至此,则天武后在“上尊天示”、“顺从众议”的“万岁”声中,登临大宝,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夙愿,改唐为“周”,自号“圣神皇帝”。公元690年9月,武则天登上则天楼,身着帝王的兖冕服饰,即皇帝位,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定年号为“天授”。以李旦为继承人,赐姓武氏。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就这样登基了,这对中国古代顽固的男尊女卑的社会传统来说,确是破天荒的大事。由于李唐王朝的衰落,致使武则天得以一步一步登上皇帝的宝座。武则天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女政治家,在她当皇帝的十五年间,打破旧的士族制度,广泛的选拔人才,坚持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注重发展生产,改善与周边关系。因此,她的统治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其本人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由于她任用酷吏,诛杀异己,特别是晚年生活日趋奢侈,大建宫室、佛寺等耗费了人力物力,特别是宠信张易之、张宗昌兄弟,把朝政弄得混乱,引起统治集团内部的不满。在武周王朝的继承问题上,武则天处于矛盾之中。武则天虽立李旦为太子,但武氏后代武三思等也都想染指太子的地位。后经宰相狄仁杰劝说,便召回李旦立为皇储,封李旦为相王。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检校太子右庶子崔玄伟等人,联络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发动政变,杀死张易之、张宗昌,拥立李显复位,恢复唐朝国号。尊武则天为则天大圣皇帝。同年11月,武则天去世,遗嘱去掉皇帝称号,改称则天大圣皇后。武则天代唐当皇帝是在当时唐宗室衰落,而武则天个人的政治才能和智谋得以尽情发挥的情况下出现的.

回答2: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封建女皇。

1、她本人“通文史,权变多智”,具有超人的魄力和无畏的胆略,以及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杰出的政治才能。这是她能够称帝的基本条件。 

2、她与唐高宗关系密切,得到唐高宗的信任。显庆四年后,高宗多病,经常“头重风眩,目不能视”。在这种情况下,她参与朝政,“忧劳天下”达24年之久,并与高宗形成“二圣”局面,不仅得到许多大臣的拥护,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而为武则天称帝打下了基础。 

3、高宗临死时下诏:“军国大事有不决者,悉听天后处分”,给了她“临朝称制”的权力。在临朝称制的六年间,她成为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她用铁的手腕平定叛乱,打击政敌,铲除异己,另一方面大力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为当皇帝扫清了道路。 

4、在完全掌握国家权力后,她提倡佛教,奖励符瑞,布政维新,积极为改朝换代制造舆论,为做皇帝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5、690年,准备工作大体就绪,在文武百官、四夷酋长的推戴下,最终“改唐为周”,当上了大周“神圣皇帝”。 

从武则天登基的过程中,可以看见,武则天之所以能当上皇帝,是与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有密切关系的,也是与她本人的“杰出才能”分不开的。可以说这两方面的结合创造了“则天皇帝”的历史。

回答3:

因为他僭越

回答4:

那时的男人太软弱!

回答5:

够狠够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