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唐·李白《春思》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唐僧志 1. 【标题】:半山春晚即事 【年代】:北宋 【作者】:王安石 【内容】:--------------------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 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2. 【标题】:悖拏儿舞 【年代】:唐 【作者】:张祜 【体载】:七绝 【内容】:-------------------- 春风南内百花时,道唱梁州急遍吹。 揭手便拈金碗舞,上皇惊笑悖拏儿。 3. 【标题】:别严士元(一作李嘉佑诗) 【年代】:唐 【作者】:刘长卿 【内容】:--------------------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日误儒生。 4. 【标题】:采桑女 【年代】:唐 【作者】:唐彦谦 【体载】:七古 【内容】:--------------------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侵晨探采谁家女, 手挽长条泪如雨。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 5. 【标题】:采桑子 【年代】:北宋 【作者】:晏几道 【内容】:-------------------- 春风不负年年信, 长趁花期。 小锦堂西, 红杏初开第一枝。 碧箫度曲留人醉, 昨夜归迟。 短恨凭谁, 莺语殷勤月落时。 6. 【标题】:采桑子 【年代】:宋 【作者】:晏殊 【体载】:词 【内容】:-------------------- 春风不负东君信,遍拆群芳。燕子双双。依旧衔泥入杏梁。须知一盏花前酒,占得韶光。莫话匆忙。梦里浮生足断肠。 7. 【标题】:茶山下作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体载】:五律 【内容】:-------------------- 春风最窈窕,日晓柳村西。 娇云光占岫,健水鸣分溪。 燎岩野花远,戛瑟幽鸟啼。 把酒坐芳草,亦有佳人携。 【赏析】:-------------------- 日晓:一作日晚。 8. 【标题】:长安早春赠万评事 【年代】:唐 【作者】:戴叔伦 【体载】:五律 【内容】:-------------------- 春风归戚里,晓日上花枝。清管新莺发,重门细柳垂。 经过千骑客,调笑五陵儿。何事灵台客,狂歌自不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吹面不寒杨柳风 二月春风似剪刀 回答者: 西伯利亚的狼 - 武林盟主 十六级 10-27 19:38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南宋志南和尚的诗句便从人的触觉方面直言春风和煦而无寒意。“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南溪早春》),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这两句诗也同样写出了徐徐春风的和煦温暖。 春风是忙碌的。南宋诗人方岳有一首题为《春思》的诗:“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与燕作泥蜂酿蜜,才吹小雨又须晴。”此诗写春风与花柳一路同行,为燕子作泥、蜜蜂酿蜜创造条件,又吹来潇潇春雨,且即时放晴。春风的忙碌,从这组传神的动态描写之中可窥见一斑。 ——春风是通人性的。“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劳劳亭》),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句,写春风似乎知道人间的离别之苦,故意不吹柳条使之发青。在李白的笔下,春风多么通人性!“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春兴》),这是唐代诗人武元衡的诗句,写春风善解游子的乡思,为之吹送乡梦,在这里,春风成了多情之人。“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新城道中二首》之一),宋代大诗人苏轼的这两句诗,写春风仿佛知道“我”这羁旅之人要去山里而特意吹断了积雨,化无情为有情,写活了春风。宋代另一位著名诗人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半山春晚即事》),以写人的动作的词“取”、“酬”来写春风,使之有情感、通人性,与李诗、武诗和王诗异曲同工,各尽其妙。 ——春风是神奇的。在诗人们的笔下,春风就像一把奇特的剪刀,可裁出柳叶、杏桃,以及众多的绿叶、红花等:“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孟浩然《咏柳》);“春风骋巧如剪刀,先裁杨柳后杏桃”(宋·梅尧臣《东城送运判马察院》);“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宋·黄庶《探春》)。春风是不可抗拒的生命力的象征,是给自然物带来新生的使者。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写“离离原上草”被野火烧了之后,让春风一吹又生长起来,既反映出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又显示了春风的神奇力量。唐代诗人孟郊的诗句“春风朝夕起,吹绿日日深”(《连州吟》),写春风吹得大地绿草越长越盛;宋代著名诗人王安石脍炙人口的诗句“春风自绿江南岸”(《泊船瓜洲》),写春风所到之处,百草萌生,一片新绿,生机盎然,也都是对春风神奇力量的形象写照。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