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俗称“鹦鹉热”,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多种动物和禽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不同品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康复的猪长期带菌,感染后清除本病十分困难。
[症状]
多数猪为隐形感染,少数感染后可出现不同症状。有的猪表现为肺炎,精神沉郁、吃食少,体温偏高,咳嗽、呼吸急促,严重的逐渐昏睡而死亡。有的猪多患有关节炎,一个或多个关节肿大,瘸腿、疼痛。哺乳仔猪多表现肠炎,拉水样稀粪,持续腹泻。断奶仔猪和青年猪多表现脑脊髓炎,有明显的神经症状,高度兴奋,乱跑、转圈、尖叫、倒地四肢划动,最后死亡。有的眼结膜发炎、怕光、流泪、眼有分泌物。怀孕母猪多表现为流产、死产。公猪表现睾丸炎、尿道炎。
[预防]
(1)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严格消毒,搞好猪舍和产房的清洁,并防止其他带菌动物(猫、狗、鸟等)进入。
(2)用猪衣原体灭活疫苗免疫接种。仔猪30日龄和45日龄各免疫一次;空怀母猪配种前30天和15天各注苗一次。
(3)每吨饲料中加入土霉素400克,调匀后连喂7天。
[治疗]
(1)长效土霉素每千克体重20毫克,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用5天。
(2)泰乐菌素每千克体重2~10毫克,肌内注射,每天2次,连用3~5天;或每千克体重100毫克灌服,每天2次,连用3天。
(3)强力霉素每千克体重2~5毫克,内服,每天1次,连用3天。
(4)螺旋霉素每千克体重10~50毫克,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用3~5天。
预防本病目前尚无疫苗,预防措施的关键是不从疫病区购猪,走自繁自养的道路,需要调剂或更新时,去没有疫情的种猪场购买。引进的种猪要隔离1~2个月,无病才能混群。对发病的猪可采用以下药物进行治疗。
(1)青霉素
每千克体重1万国际单位,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4天。
(2)庆大霉素
每千克体重2万~4万国际单位,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4天。
(3)卡那霉素
每千克体重2万~4万国际单位,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4天。
(4)20%磺胺嘧啶钠
50千克体重,10~20毫升,肌肉注射。从第二天起每次均为5~10毫升,每天2次,连用3~4天。
①引进种猪时必须严格检疫,不合格的种猪场应限制及禁止输出种猪。
②避免健康猪只与病猪及其他易感染的哺乳动物接触。
③同时隔离病猪,分开饲养;清除流产死胎、胎盘及其他病料,深埋或火化。
④对猪舍和产房用石炭酸、福尔马林喷雾消毒,消灭病原。
⑤可用猪衣原体性流产灭活苗,对预防种猪和仔猪衣原体病效果显著。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动物福利与肉类生产》
没有特殊方法来预防鸽衣原体病的发生,应按照常规兽医卫生防疫规定来执行,如控制传染源,隔离病鸽,严格处理病死鸽等有害物,避免鸽群接触到潜在的衣原体贮主,包括野禽、宠物以及外来人员等;应做到肉鸽不得与其他鸟类混养,不同日龄的鸽亦需分群饲养,避免拥挤;需设网防止鸟类飞入。做好饲养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以切断其传播途径等。尚无成功的商品化疫苗可供免疫接种。
一旦鸽发生衣原体感染,可选择四环素、红霉素、金霉素等药物对全群治疗。其中以金霉素疗效最好,用量为0.04%~0.08%拌料;或者每天50~100毫克/只的金霉素片,连用5天,停2天,再用5天。土霉素口服治疗量10万单位/只,2次/天,连用4天。或用0.05%泰乐菌素溶于水中供鸽饮用,连用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