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美洲斑潜蝇的为害?

2025-04-16 08:10:0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美洲斑潜蝇是一种检疫害虫,近两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造成了损失。
美洲斑潜蝇属双翅日潜蝇科。是多食性害虫,寄主范围极广,主要寄主植物有丝瓜、黄瓜、冬瓜、豇豆、荷兰豆、菜心、白菜、荠菜、空心菜、菠菜、苋菜、番茄、芍药、菊花、万寿菊、百合等。
田间调查发现,美洲斑潜蝇在温室中一年可发生10余代,世代重叠。室内饲养,在温度26℃、湿度70%~80%条件下,全年可完成20个世代。该虫对温度变化较敏感,喜暖怕冷,温度20~30℃适合其生长发育。春末夏初,气温逐步上升,其生长繁殖速度加快,为害加重。夏季该虫完成1个世代仅需15天左右。常年以夏秋季为害最重,春冬季较轻,遇温度35℃以上持续高温约1周,其生长发育受抑制。田间有发生自然死亡现象,其中以幼虫居多。该虫1天中在上午9∶00~11∶00和下午14∶00~16∶00活动较强,卵的孵化和蛹的羽化大都发生在以上两段时间。一年中以5~10月为发生盛期。
成虫以吸取植株叶片的汁液为害,在叶片上造成近圆形刻点状凹陷,成虫羽化后当天开始交尾,雌虫交尾后次日可产卵,卵产于叶片上下表皮的叶肉中,夏、秋季卵历期为2天,幼虫历期为6天,初孵化幼虫即潜食叶片上下表皮间的叶肉,并形成隧道,隧道端部略膨大,老龄幼虫咬破隧道的上表皮爬出道外化蛹,蛹历期8天,叶片表面和土壤都有蛹存在。
根据美洲斑潜蝇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掌握虫蛹高峰期,以此推迟约10天,即卵孵化高峰期,是比较好的防治适期,及时用药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美洲斑潜蝇的防治应将农业防治措施与化学防治措施有机地结合。
(1)农业防治措施 将抗虫作物与感虫作物套种,能有效降低虫情指数。美洲斑潜蝇对苦瓜、苋菜等为害极轻,安排抗虫作物和感虫作物套种,可形成田间隔虫屏障,减轻为害,从而达到综合防治的目的。另外,清洁田间,消灭虫源,也是一种有效的农业措施。早春及时清除田间和田边杂草及栽培寄主老叶,收获后及时清除残株老叶,集中高温堆肥或烧毁,可压低田间虫口。
(2)化学防治措施 美洲斑潜蝇繁殖力强,世代重叠,幼虫孵化后即潜入叶片表皮内取食叶肉,故给防治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抓住卵孵化高峰期,采用连环喷药法,隔7天1次,能有效控制幼虫高峰期的为害。施用农药防治该虫应注意轮换使用农药,以延缓害虫对各种农药的抗性。同时要注意保护利用天敌,提倡选用生物杀虫剂。
根据初步试验结果,以下药剂对美洲斑潜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斑潜净1500倍液,或绿菜宝1000倍液,或巴丹2000倍液喷雾。其他还有一些药物也可有效防治该虫,可向当地植保部部门或技术推广站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