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洋人看来,清帝国就是远东的主宰,相当于小列强,毕竟那北洋舰队和江南制造局都不是水货,甚至在亚洲也是数一数二。清朝与朝鲜按西方样式签订条约,也享有领事裁判权等花样。甲午刚开战时,中国人还盘算着该割日本那块领土。然而甲午溃败,令其原形毕露,远东的列强变成日本,不再是大清。瓜分之说也是自那时才有。
实际上晚清历史上由华侨建立过殖民地,甚至建立国家,但最后不了了之。满清不会接受庞大人口基数的汉人建立自己的国家。清朝要的是关起门来做满洲八旗至上的天朝上国。哪怕实际历史,无论洋务运动还是百日维新、立宪组阁、编练新军,目的都是维护清朝尤其是爱新觉罗为代表的八旗,特别是上三旗的统治。列强?知道宁与外邦不与家奴?特别是甲午之后,老大帝国的遮羞布一去,更没得提了。
兰芳大统制共和国(1776年~1888年),通常简称兰芳共和国,是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之间存在于南洋婆罗洲(现称加里曼丹岛)上的海外华人所创立的第一个共和国,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算是亚洲历史上的第一个共和国,是华人所创立的第一个共和国。兰芳共和国最初并非政治组织,而是一家贸易公司。由罗芳伯成立的“兰芳公司”于1777年在坤甸成立“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并担任共和国元首,总揽国家保安及各部族之间的协调工作。刚刚建国,罗芳伯就派人回清朝觐见乾隆皇帝请求称藩,但清廷以海盗匪巢视之,并未接受这个南洋华人在海外建立的国家,但清政府最终同意与兰芳共和国开展贸易。为此,罗芳伯郁郁而终。
最早使兰芳共和国在中国产生较大影响的是梁启超,在其《中国殖民八大伟人传》中有专条介绍。其史料有多处来源。如谢清高《海录》中说谢氏曾亲到其地;西人所著《万国地理全图集》中称其自立国家。外国史书中也说“汉人不服他国,自立长领”,建立了很多国家,兰芳共和国是其中较大的。《每月统纪传》中也提到过兰芳共和国史事。梁启超本人亲见报纸记载兰芳共和国事,而罗芳伯同乡梅州余澜馨著有《罗芳伯传》。
所以这就是个实力问题,双方均势才有可能坐下来瓜分并殖民新的疆域。如果实力悬殊凭什么要分蛋糕,强者独吞不更好吗?甚至于悬殊到一定程度后,弱者也变成了瓜分对象……
应该会,历史上所有君主都以开拓国土为荣
应该是会的,毕竟人性就是期强怕弱,
实际上晚清历史上由华侨建立过殖民地,甚至建立国家,但最后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