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外国品牌相较量,中国的汽车究竟差在哪里了?

2025-03-29 15:55:55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01,中国品牌和外国品牌之间,究竟差了些什么?

这是一个很值得严肃讨论的问题。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你也许永远也不知道为什么中国品牌的产品在配置、用料、尺寸、价格都要远远优于合资品牌的情况下,依旧卖不过他们。

如果有留意汽车销量的同学,估计也都知道目前中国品牌的状况。

在刚刚过去的7月份里,中国品牌虽然在零售端的销量同比增加了5%,但与大盘的7.7%相比,还是有些差距;市场份额虽也较6月略有回升,但与去年同期相比还是少了0.8个百分点,只有33.6%。

今年6月,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创下了最近几年来的新低。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因为疫情,但所有汽车品牌都遭遇了疫情的攻击,东风系列品牌甚至还在重灾区,为什么别人的增长势头那么好,而中国品牌却如此不耐打?

是输在设计上么?我不敢说中国品牌在外型设计上要优于外国品牌,毕竟这是审美眼光的问题,但在内饰设计上,我相信稍微有点审美眼光的人都不会觉得外国品牌比中国品牌好。毕竟后者比前者更舍得用大屏,也更愿意花大成本去提高座舱质感。

是输在品质上么?我也不敢说与品质界的扛把子相比,中国品牌能有多厉害。但与外国品牌里的主流玩家相比,例如大众、本田、日产……中国品牌头部的几位玩家绝对有足够强的实力叫板他们。


▲这些年来,以荣威以代表的一些中国品牌已经在设计和品质上赶上了一些国外品牌,而它们也不再是制约中国品牌发展的主要因素。

是输在了技术上么?这也许是一个原因,但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我不知道那些还没浮出水面,不被消费者知道的技术里,中国品牌和外国品牌有多大差距。但就现在的量产水平而言,他们两者的差距算不上有多大,即便外国品牌的好一点,咱们也不至于在价格上打个六七折也卖不过人家。

但遗憾的是,在消费者眼中,一直存在着偏见——中国品牌的技术远远不及外国品牌。之所以如此,倒不是因为中国品牌没有技术,而是因为他们没有能让消费者叫上名字的技术品牌。例如提到丰田,我们知道TNGA;提到本田,我们知道地球梦,提到大众,我们知道EA211和MQB,提到马自达,我们知道创驰蓝天……提到中国品牌,你又知道谁?

一个母品牌想要巩固其根基,必然需要依靠许许多多子品牌,例如上面提到的技术品牌,还有这文章里尚未提到的服务品牌。

然而,过去这些年来,中国的车企只顾着增加汽车品牌,企图通过多生孩子好打架的方式来霸占市场份额,殊不知,再多没有根基的汽车品牌也如蝼蚁,风一刮就被吹走,远不如一个根基牢固的品牌耐打抗揍。

当然,不是每一个中国品牌都会忽略技术品牌的重要性,譬如荣威就没有。2015年,那个山寨风依旧盛行的年代,荣威在上海车展发布“芯动战略”,建立蓝芯品牌。且不说它是不是咱们中国品牌里第一个技术品牌,但起码也是最早一批的。

我们总是喜欢三年一小结,五年一大结。如果你想知道中国品牌发动机的技术水平在过去五是如何走过来的,总结一下“蓝芯动力”这位OG就再适合不过了。


02,技术品牌?荣威十几年前就有影子了

早期,在中国市场里,最出名的发动机是谁?想必许多人张口就来:“三菱的4A9、4G1和4G6这三个系列的发动机。”它们之所以出名,倒不是因为技术特别出众,性能多么优秀,而是因为许许多多没有研发能力的中国车企都对它们“爱不释手”。

可以说,它们是中国品牌在技术发展上的一个里程碑,但这个碑上略微带了些污点。

然而,在那个许多中国车企对三菱“感恩戴德”的年代,荣威就已经走上了自研发动机的路线。2008年10月27日,荣威南京浦口基地二期正式开工,那里承担着完全自主研发的NSE系列发动机的生产任务。


在当时,判断一款发动机是否先进,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其排放标准达到哪一个水平。

按照当时官方的说法,NSE系列发动机的排放标准达到欧IV水平,并预留了升级到欧V的技术保护。这是什么概念?那时候,日产轩逸只有2.0L是欧IV标准,1.6L的发动机也只满足欧Ⅲ罢了。可见,荣威那一系列发动机的技术水平丝毫不比国际主流水平逊色。

如此优异的性能当然也要有“门当户对”的技术水平。NSE系列发动机搭载上了那时国际主流发动机都有的先进技术,例如EVIC-III智能双阀可变进气控制技术、低压铸造缸体、浮动式气缸套,甚至还推出了当时在市面上并不多见的涡轮增压技术。

可以说,NSE系列发动机算得上是中国品牌在当时的最强心脏。只是,那时候的荣威并未意识到搭建一个技术品牌的重要性,所以这款发动机并未被许多消费者记住。

直至2015年的上海车展,上汽正式发布“芯动战略”。NSE系列发动机才有了一个响亮的中文名字——蓝芯。紧接着,荣威就用一次又一次地“壮举”来考验其实力,打响其名号——

2016年完成“千公里一箱油”挑战的荣威360、2017年跨越33省市刷新吉尼斯油耗纪录的荣威i6、2018年征服冬奥会极限雪坡的荣威RX8、2019年首款成功拖拽大飞机的中国品牌车型荣威RX5 MAX……


自那起,蓝芯品牌身上就贴满了诸如强劲动力、高效节能、舒适静音等等标签。

时至今日,NSE系列发动机还在不断进化,现如今已经进化到了第四代机型,成为中国品牌里的迭代次数最多的自研发动机之一——最新版本的NSE Major搭载双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并首次应用了当时中国品牌中极为少见的阿特金森循环。

当然了,证明一款发动机成功与否,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要想知道荣威这NSE系列发动机如何厉害,我们只需要记住两个数字即可:

其一,从上市到现在,NSE系列发动机已经累计产销近200万台。销量达两百万台的中国品牌车型比比皆是,但是能有200万台产销的发动机在中国品牌里确实不多见;其二,从2015年到现在,蓝芯动力已经获得了八个国家级的科技大奖,五个上海市的科学技术奖。

回答2:

个人觉得还是差在发动机,虽然我们国内的汽车在科技感外观方面都是非常不错,但是和国外发动机的造诣还是相差甚远。

回答3:

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国产的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和国外品牌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回答4:

中国的汽车差在了三大件,分别是汽车底盘、汽车发动机、汽车变速箱。这三个技术是汽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