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有

2024-11-28 11:48:07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粉尘对身体影响很大的,我在医院里看见很多由于职业导致的尘肺和矽肺的病人,到了晚期肺部形成了大量的结节,呼吸极度困难,真是很痛苦,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团体颗粒称为粉尘,分无机与有机粉尘两大类。前者如采矿时的凿岩、爆破,粉碎岩石时的轧石、碾磨以及翻砂时的拌料、清砂等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后者如棉纺厂的清棉、梳棉,谷物和枯草的搬运加工以及皮毛加工时产生的粉尘。 不同种类的粉尘,作用于人体的不同部位,对人的危害也不一样。当皮肤沾满了粉尘时,可引起皮炎,尤其夏季多汗,粉尘容易阻塞毛孔,可引起毛囊炎;碱性粉尘如水泥,在冬季可引起皮肤干燥、皱裂。当吸入粉尘时,健康人有防御功能,可将吸入粉尘的90%以上排出体外,例如鼻毛和呼吸道内壁均可阻挡和粘住吸入的粉尘,使其随鼻涕和痰液排出。

  如果生产过程中没有任何防尘措施,则长期大量吸入粉尘可刺激上呼吸道粘膜,从而引起鼻炎、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等。有些人吸入谷物粉尘可引起支气管哮喘。吸入棉尘,可使部分人在休假后第一天上班时,产生胸部紧束、胸闷的感觉。在粉尘进入肺内后,可引起肺部病变。例如霉变的枯草粉尘,有时可引起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过敏性肺炎)。一般常称为农民肺。它的急性发作症状为吸入上述粉尘后约四至八小时产生气急、胸闷伴有畏寒、发热,类似感冒的表现。

回答2:

全身作用: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粉尘可引起肺部弥漫性、进行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疾病(尘肺);如吸入铅、铜、锌锰等毒性粉尘,可在支气管壁上溶解而被吸收,由血液带到全身各部位,引起全身性中毒。铅中毒是慢性的,但中毒者如果发烧,或者吃了某些药物和喝了过量的酒,也会引起中毒的急性发作;过量吸入铜的烟尘可能导致溶血性贫血;锌在燃烧时产生氧化锌烟尘,人吸入后产生一种类似疟疾的“金属烟雾热”疾病;长期吸入锰及其氧化物粉尘或烟雾,对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发生不良作用。
局部作用:接触或吸入粉尘,首先对皮肤、角膜、粘膜等产生局部的刺激作用,并产生一系列的病变。如粉尘作用于呼吸道,早期可引起鼻腔粘膜机能亢进,毛细血管扩张,久之便形成肥大性鼻炎,最后由于粘膜营养供应不足而形成萎缩性鼻炎。还可形成咽炎、喉炎、气管及支气管炎。作用于皮肤、可形成粉刺、毛囊炎、脓皮病,如铅尘浸入皮肤,会出现一些小红点,称为“铅疹”等。
致癌作用:接触如镍、铬、铬酸盐的粉尘,可以引起肺癌;接触放射性矿物粉尘、容易生成肺癌;石棉粉尘可引起皮癌。
感染作用:有些有机粉尘如破烂布屑、兽皮、谷物等粉尘常附有病原菌,如丝菌、放射菌属等,随粉尘兹人肺内,可引起肺霉菌病等。
粉尘对肺部的作用: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产生的尘肺病,是一种常见的危害性较大的职业病。由于粉尘的性质不同,对肺组织引起病理改变也有差异,粉尘所引起的肺部疾病可分为三大类。
1、尘肺。2004年4月18日卫生部,劳动保障部颁布的《职业病目录》中按其病因分为矽肺、电焊肺、铸工肺、等13种尘肺病。尘肺从目前的医学水平来说是不可治愈的疾病,因而在《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考评标准》中,把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四项分级之一)和职业健康监护作为重要的考评内容之一。
2、肺粉尘沉着症。有些生产性粉尘如锡、钡、锑等粉尘吸入后可沉积于肺部组织中,呈现一般的异物反应、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小或无明显影响,经治疗或脱离粉尘后病变可逐渐减轻或消失。
3、有机性粉尘引起的肺部病变。有机性粉尘所引起的肺部炎症,尘肺等病变在机械制造企业极为少见,由于对有机粉尘致病的原因研究较少,致病机理的看法不一致,目前也未定为职业病。
个人防护:依据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方式和伤害途径,进行针对性的个人防护。粉尘(或毒物)对人体伤害途径有三种:一是吸入,通过呼吸道进人体内:二是通过人体表面皮汗腺、皮脂腺、毛囊进入体内;三是食入,通过消化道进入体内。那么针对伤害途径,个人防护对策:一是切断粉尘进入呼吸系统的途径。依据不同性质的粉尘,配载不同类型的防尘口罩、呼吸器、(对某些有毒粉尘还应配戴防毒面具);二是阻隔粉尘对皮肤的接触。正确穿戴工作服(有的还需要穿连裤、连帽的工作服)、头盔(人体头部是汗腺、皮脂肪和毛囊较集中的部位)眼镜等:三是禁止在粉尘作业现场进食、抽烟、饮水等。以上内容参考《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管理》等书籍。

回答3:

人体对吸人的粉尘具备有效的防御和清除机制。一般认为有三道防线。
1.鼻腔、喉、气管、支气管树的阻留作用大量粉尘粒子随气流吸入时通过撞击、重力沉积、静电沉积、截留作用阻留于呼吸道表面,大大减少了粉 尘进入气体交换区域的粉尘含量。气道平滑肌收缩使气 道截面积缩小,可减少含尘气流的进人,增大粉尘截 留,并可启动咳嗽和喷喷反应,排除粉尘。
2. 呼吸道上皮黏液纤毛系统的排除作用
呼吸道上皮的表层是“黏液纤毛系统”,由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纤毛和覆盖其上的黏液组成。在正常情 况,阻留在呼吸道内的粉尘黏附在气道表面的黏液层 上,气道壁上的纤毛则有规律地向咽喉方向摆动,摆动 过程中将黏液层中的粉尘逐渐移出,此种清除可在24 h 内完成。 3.肺泡巨噬细胞的呑噬作用:进人气体交换区域的粉尘多数黏附在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腔的表面,会被 活动于肺泡腔及从肺间质进入肺泡的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吞噬有尘粒的巨噬细胞,又称为 尘细胞。大部分尘细胞通过自身阿米巴样运动及肺泡的舒张转移至纤毛上皮表面,再通过 纤毛运动而清除。绝大部分粉尘通过这种方式约在24 h内排出体外;极小部分充满尘粒 的尘细胞因粉尘毒作用受损、坏死、崩解,其吞噬的粉尘颗粒重新游离到肺泡腔,再被新 的巨噬细胞吞噬,如此循环往复。很小部分粉尘能从肺泡腔空隙或破损处进人肺间质,其 后被间质巨噬细胞吞噬,形成尘细胞,部分尘细胞发生坏死、崩解释放出尘粒和再被吞噬 的过程。尘细胞和尘粒可进人淋巴系统,随淋巴循环前进,沉积于肺门和支气管淋巴结, 有时也可经血循环到达其他脏器。尖锐的纤维粉尘(如石棉)可穿透脏层胸膜进人胸腔。在人体防御和清除粉尘颗粒的整个过程中,鼻腔的鼻毛和黏性分泌物主要阻留直径大 于10 pun的粉尘颗粒,占吸入粉尘总量的30% 50%;进入气管、支气管至终末支气管 的粉尘,通过黏液纤毛系统将粉尘运送到咽喉部位,随痰咳出或咽下,称为支气管清除;进人肺泡的粉尘粒子,主要依靠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清除。一部分尘细胞可因粉尘的毒性作用破裂和崩解,粉尘游离后再被吞噬;另一部分尘细胞则可通过肺泡间隙进入淋巴 管,流人肺门及气管旁淋巴结。肺组织通过上述各种防御功能,可将进人肺内97% ~ 99%的粉尘排出体外,而阻留在肺内的粉尘只有吸入量的1% ~3%。但长期较大量吸入 粉尘可削弱上述各项清除功能,导致粉尘过量沉积,酿成肺组织病变,引起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