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表达作者怎样的意境?这句诗出自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唐朝是一个繁荣时代,边塞诗十分盛行。王昌龄一生可以说都是在边塞度过的,多次应试未中的他决定走上战场,报效国家。王昌龄常年在外不能回家,这两句诗既有对回京的渴盼,又有因为责任不能回京的无奈之感以及对前途的迷茫之感。
01、回京的渴盼。
边塞每天都或多或少发生着一些动乱,中原的北方是突厥,西面是吐蕃民族,他们都虎视眈眈地望向中原这块肥肉,等待着一个绝佳的时机反扑崛起。看着这漫天云彩,看着那满山雪白,王昌龄望向那遥远的关卡,都丝毫没有改变心中的豪情壮志,即使在玉门关的那头就是满街繁华的京城。
02、不能回京的无奈。
军人肩上担负着比普通人更重的责任。作为军人,王昌龄的使命就是保卫疆土,在边塞夹缝生存,只为守护满街繁华和百姓安居乐业的那份美好。比起寒窗十年考取功名的士人,他们更加勇敢,每日与满地黄沙和夜夜风霜相伴。比起心中的思念,这份使命显得更为重要。
03、对前途未知的迷茫。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讲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这两句是对西北边塞地区环境的描写。在青海湖上空,漫天云彩。不远之处还能隐隐约约看见绵廷起伏的千里雪山。在这个边境,河西走廊中矗立着一座孤城。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地方叫做玉门关,也是重要的战略关卡口。这幅画广阔而悠长,真实地再现了当时西北边塞将士的生活疾苦。从中我们不禁能感受到王昌龄内心的凄凉和愁苦,也有对前途未知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