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割让香港岛;
(2)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
(3)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
(4)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
(5)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在华自由贸易等。此外,也规定双方官吏平等往来、释放对方军民以及英国撤军等事宜。
《南京条约》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其与作为附约的《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即《虎门条约》),产生重大历史影响。
从社会性质上看,《南京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丧失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经济上,中国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由于战后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而逐渐解体,中国经济也逐渐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1842年8月29日:《南京条约》签订
南京条约2100万元赔款
1842年2100万西班牙银元≈14700000两白银=735000000 克白银x4.15元人民币(现价)≈30亿人民币
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中英《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共13款,主要内容是:
1.宣布结束战争。两国关系由战争状态进入和平状态。
2.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史称“五口通商”),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3.赔款。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其中600万银元赔偿被焚鸦片,1200万银元赔偿英国军费,300万银元偿还商人债务。其款分4年交纳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则酌定每年百元应加利息5银元。
4.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军撤出南京、定海等处江面和岛屿。
5.废除清政府原有的公行自主贸易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
6.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与英国商定;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7.以口头协议决定中英民间“诉讼之事”,“英商归英国自理”;中国的司法主权开始受到侵害。
8. 中英两国各自释放对方军民。
2100万银元,由于是第一次,所以英国人要的还比较少。后面的日本和八国联军可就没这么善良了。
2100万元指的是西班牙银元,略等于1470万两白银。
为了折合成人民币,我们必须进行一下换算:称银子的"一两"相当于1斤的16分之一,也就是31.25克。
按照2014年6月最新的国际市场贵重金属交易价格换算每克g==42元人民币,一两白银=31.25克=42x31.25=1312.5元人民币。大概200亿人民币左右
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而后来中外条约中规定的中国赔款都是“若干两白银”。计算的名称和单位为何发生变化?原来,这和中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的对外贸易的不同状态有着密切关系
鸦片战争之前,在中外(主要是中英间)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每年从国外获得大量贸易利润。英国当时防止货币外流,禁止本国银币出口流通,所以中国赚取的外贸利润并非英镑,而是英国商人从世界贸易中获得的西班牙银元。这种银元原产于墨西哥。墨西哥是当时世界最大的白银产地,在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就开始铸造银币,它的币面花纹有西班牙国王肖像。它具有成色统一、规格整齐、便于计算携带等优点,在世界殖民地间广泛流通,英国商人在与中国正常贸易中也大量使用这种银元。由于在中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这种银元大量流入中国市场,尤其是广东地区。中英签订《南京条约》规定中国赔偿给英国2100万银元,就是指这种西班牙银元。这实际上反映了尽管中国当时闭关锁国,但并非没有中外贸易,而且中国从中获得大量外汇的历史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