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了犯罪行为。满14周岁的人实施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不认为是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有实施了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的行为,才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未成年人在14岁以前和14至16岁期间都实施了上述行为,那么只对14至16岁期间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14岁以前的行为不是犯罪,不能一并作为犯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了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都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综合考虑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认识能力、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犯罪时的年龄、是否初犯、偶犯、悔罪表现、个人成长经历和一贯表现等情况,予以从宽处罚。
(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减少基准刑的30%-60%;
(2)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减少基准刑的10%-50%。
我要说一下我对未成年人犯罪立法的建议——
有很多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吸烟喝酒,这些未成年群体的犯罪率远远高于不抽烟喝酒的,家庭和学校要检测学生体内的酒精和尼古丁含量,并对这类未成年人严加管理。
按理说,既然未成年人有了烟瘾,又有过醉酒,那该未成年人就是把自己当做大人来看待了,既然成为大人,那就要负起成年人的责任!
有的人心理年龄大,有的人心理年龄小,根据实际年龄一刀切的判决从本质上就是不合理的!
但始终找不到一个判定心理年龄的指标,也很难给所有未成年人都做心理年龄的鉴定,法律是严谨的,必须要有一个标准。
我觉得判定该犯罪的未成年人是否要以成人的标准来进行判决的最好标准就是——
1,是否有抽烟习惯(烟瘾))
2,是否醉过酒
3,是否有主动发生过性行为
4,是否为群体作案的领导者,并具有超过一般成人的领导和说服力
但有一点不一样的是,给这些“成熟”的未成年人进行成年人标准的判决是仅仅不够的,还要给这些未成年人的父母进行判决,比如立个“对子女管教不当间接损害社会秩序罪”之类的罪名,并让其在劳改期间学习该如何教育!
满14周岁的人实施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不认为是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有实施了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的行为,才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未成年人在14岁以前和14至16岁期间都实施了上述行为,那么只对14至16岁期间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14岁以前的行为不是犯罪,不能一并作为犯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了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都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未成年人在年满16周岁前后都实施了上一个问题所说的犯罪行为以外的其他犯罪行为,那么只追究未成年人在年满16岁以后的行为的刑事责任,对16岁以前的行为不作为犯罪一并追究。 这费劲。。。。
依法办理呗。说起来太复杂了。至少几十个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