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先应该明白太极推手是一个训练过程,他的训练目的之一是使我们达到懂劲,帮助理解太极拳架,和检验拳架练的是否正确,从而达到知己知彼的目的。即王宗岳所说;“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境界。推手是练习太极拳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舍此练习则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太极拳。
2. 【拙力问题】推手不是较力,不是为了比比谁更有劲。应该尽量减少使用或不使用拙力,不能顶牛,不能生拉硬拽,不应该犯“双重之病”。所以推手的基本要领是:“沾粘连随不丢不顶”。这看似一个既简单又基础的要领,初学者就不容易做到,一推手就使用蛮力,俩人较劲各不相让,争强好胜,生推硬搡,久而久之则形成一种错误的推手模式,误人误己 。当然,有史以来,能真正做到的人也不多,这多半是由于学艺不精,或经师不到所致。人们生来就喜欢并习惯了使用拙力,用起来方便,不学自会,尤其是那些身材高大或力壮者,凭借者自己力量大欺负弱小,一搭手就用力推人家,自以为很得意,以为这就叫推手,但终究上不了层次,技术含量太少,难以入太极之门,不会出高级功夫和精彩表现。与太极拳理背道而驰,格格不入。就像王宗岳所批评的那样:“壮欺弱,慢让快,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在太极推手中,使用和不使用“拙力”,仅仅一念之差,产生的结果却皆然相反,前者可以练就“四两拨千斤”,而后者只能是:“壮欺弱慢让快,有力打无力”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