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全部进入伏击圈。第115师首长抓住有利战机,下达了攻击命令。聂荣臻看了看表,7时整。
一声令下,第一场战斗打响了。
顿时,机枪、步枪一齐开火,子弹、手榴弹雨点般地落在敌群中。日军车撞车,人挤人,成了一团乱麻。聂荣臻对林彪说:“我们应该把沟里的敌人分成几段,分段吃掉它。”
杨得志指挥的第685团迎头打击,封闭了日军南窜的道路。战前,战士们早上好了刺刀,枪膛里压满了子弹,焦急地等着日本鬼子出现。团长杨得志那双眼睛紧盯着公路的拐弯处,当日军的头几辆汽车开到山脚下时,杨得志立即命令:“打!”
最前面的汽车遭到八路军指战员暴风雨般的打击,开不动了,起火了。后面的汽车、马车听到枪声,不顾一切地往前冲,企图逃避八路军的打击。然而,八路军指战员早已瞄准了前面这些汽车,一阵猛烈的手榴弹,把车全炸毁了,也把道路堵住了。后面的汽车互相撞击,日军乱成一团。
杨得志高声命令:“全体冲锋!”
第685团是一支战斗力很强的部队。这个团的1营曾跟随朱德参加过南昌起义,2营曾经跟随毛泽东参加了秋收起义,3营是跟随黄公略将军征战多年的部队,3个营都有辉煌的历史,都有光荣的传统,都特具战斗力。1营营长接到杨得志团长的命令后,立即指挥2个连的指战员向公路旁的两个小山头冲过去,把正从山沟里爬上来的鬼子打下去了。4连用两面夹击的战法把已经登上一处制高点的鬼子逼回沟底,干净利索地消灭掉。
一股日军抢占了一个山包,凭借凶猛的火力顽强固守。八路军指战员数次冲击,都没有攻下山包。这时候,一名连长上前观察,看到远处的小山包上有2个鬼子的人影在晃动,只见一名鬼子手持望远镜,一名鬼子挥舞着指挥刀,连长判断,这两名鬼子可能是指挥官,即扬起套筒枪,“叭!叭!”两枪,两名鬼子应声倒下了。连里的指战员见势,一拥而上,把日军击溃。这名连长就是龙书金,枪法特别好,平时练就了百发百中的硬功夫,红军时期,他是连里的射击标兵,到陕北以后,红军在三原开运动会,龙书金是射击代表。1955年,龙书金被授予少将军衔。
在2营和3营的作战地段上,指战员们同日本鬼子展开了肉搏战,杀声震天。
乔沟那边激战正酣,日军出动了2架飞机来增援,八路军战士机智地与敌人“靠得”更近了,日军飞机受地形限制,想扫射又不敢扫射,想投弹也无法投弹,在平型关上空盘旋了几周,无可奈何地飞回去了。八路军指战员用自己的勇敢精神遏制了敌机的作用。
李天佑指挥的第686团勇猛地冲向公路,与日本鬼子短兵相接。巨大的冲杀声响彻山谷,战士们勇猛地向敌人冲击。
八路军东渡黄河以来,士气高涨,现在,满腔抗日激情都集中在枪口上。受过军国主义训练的日本兵虽然失去指挥,却抵抗得十分顽强。有的日本兵爬到汽车底下和沟坝上,向八路军射击;有的日本兵拼命往山坡上爬,希望夺占一块有利阵地。路沟里的八路军战士很想像同国民党打仗一样,多抓一些俘虏,谁知日本兵骄横异常,死不投降,伏击战发展成一场惊心动魄的白刃肉搏战,中国士兵和日本士兵打在一起,伤员和伤员扭成一团,互相用牙齿咬,用拳头砸。
八路军将士十分勇猛。当一股日军企图夺占公路两侧的高地,掩护其他部队突围时,第686团第2营的指战员抢在日军前面占领了老爷庙及其以北的高地,与公路东侧的部队形成两面夹击,又把日军压缩到峡谷之中。第686团副团长杨勇在战斗中负伤,顾不上包扎,继续在战场上搏杀。
危急时刻,曾贤生连长高喊一声:“我们要用刺刀消灭敌人,就是牺牲,也要堵住敌人!”他带领全连战士首先冲进敌群,在与日军肉搏中光荣牺牲。
进至东跑池的日军听到后面激烈的枪声,立即回过头来企图援助。却被第685团的指战员死死阻击,无法回援。
日军在平型关遭到伏击的消息很快传到第5师团,师团长坂垣征四郎大吃一惊。前几日,坂垣选择平型关作为进攻的迂回路线,是考虑到山西和河北交界的地方是中国军队防御的薄弱环节,根本没有想到会突然冒出来一支八路军的精兵。战场十万火急,坂垣严令在蔚县、涞源的第21旅团第42联队的日军火速赶往平型关增援。
坂垣征四郎闻讯,急忙调来6架飞机到平型关上空,企图掩护日军突围。被围日军听到飞机声,看到了一线生机,再次组织部队猛攻老爷庙和附近的高地。然而,日军的希望再次落空了,平型关已经被八路军围成铜墙铁壁,根本不可能突出去。
傍晚,战斗结束了。
山沟里响起了八路军战士的阵阵欢呼声,日军精锐第5师团第21旅团1000多人被歼灭了。坂垣征四郎,这个中将师团长,有名的“中国通”,万万没有想到在眼皮底下有一支严阵以待的八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