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用滴水计时间的,可是,是谁发现的时间,他什么时候开始计的,他什么时候开始计的

是谁发现的时间???比如他是从凌晨开始计的!!!
2024-11-28 02:36:17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古代的一种计时器。盛水于铜壶,壶内置一刻有度数之箭,壶底有小孔,水下漏,视度数变化以计时。《诗·齐风·东方未明序》“挈壶氏” 唐 孔颖达 疏:“壶,盛水器也。世主挈壶水以为漏……刻,谓置箭壶内,刻以为节而浮之水上,令水漏而刻下,以记昼夜昏明之度数也。”《新唐书·历志三上》:“观晷景之进退,知轨道之升降。轨与晷名舛而义合,其差则水漏之所从也。总名曰轨漏。”

影响时间沙漏的因素包括:沙量数额的多少、玻璃球的角度 、颈部管道的宽度、沙子的类型和质量。现代的沙已经用蛋壳粉和大理石粉来替代了。
西方发现最早的沙漏大约在公元1100年,比我国的沙漏出现要晚。
我国的沙漏也是古代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沙漏的制造原理与漏刻大体相同,它是根据流沙从一个容器漏到另一个容器的数量来计量时间。这种采用流沙代替水的方法,是因为我国北方冬天空气寒冷,水容易结冰的缘故。
最著名的沙漏是1360年詹希元创制的“五轮沙漏”。流沙从漏斗形的沙池流到初轮边上的沙斗里,驱动初轮,从而带动各级机械齿轮旋转。最后一级齿轮带动在水平面上旋转的中轮,中轮的轴心上有一根指针,指针则在一个有刻线的仪器圆盘上转动,以此显示时刻,这种显示方法几乎与现代时钟的表面结构完全相同。此外,詹希元还巧妙地在中轮上添加了一个机械拨动装置,以提醒两个站在五轮沙漏上击鼓报时的木人。每到整点或一刻,两个木人便会自行出来,击鼓报告时刻。这种沙漏脱离了辅助的天文仪器,已经独立成为一种机械性的时钟结构。

由于无水压限制,沙漏比漏刻更精确。

回答2:

是中国人(不是古古巴比伦人)。人类最早的计时工具是远古时期的日晷,发明人已经不详。
而沙漏,据《隋志》记载:“漏刻之制,盖始于黄帝。”足见其出现之早。
至于滴水计时出现的时间,查不到相关资料。

参考:清朝及其以前的各个朝代,朝廷官方计时的水钟,均称其为计时「刻漏」。后来,清宫对“铜壶刻漏”进行过一次“革新”,制作小型化的“兽耳八卦壶”[将传统的多级漏壶,改变成只用两只壶,并融为一体]。从此,中华大地,才有“铜壶滴漏”之说。这一近代的事物,有铭文资料可查。
兽耳八卦铜壶滴漏,高51cm,上口径32cm,箭尺长48cm,宽2.3cm。此滴漏形似腰鼓,壶外分别有八卦图、洛书图、海水江崖、篆刻铭文等纹饰。壶肩下方设两兽耳式提柄。壶内主体为播水壶、受水壶、箭尺,此外还有与箭尺相连的浮舟、滴漏管、灵气管、虹吸管、长柄活塞、唧筒、寒暑盒等部件。

滴漏是古代利用滴水来计量时间的一种仪器,因壶内附有计时刻的箭尺,故又名漏刻、刻漏、漏毫。利用滴漏受水壶内水位变化而影响浮舟的位置高低,并直接带动着箭尺的升降,当箭尺上升时,人们便在时刻线上得到准确的计时。

兽耳八卦铜壶滴漏制作采用了西方传入的有关唧筒原理,利用活塞抽水的功能,将受水壶内的水重新抽到播水壶中,使壶中的水循环往复使用,进而将传统的多级漏壶,改变成只用两只壶并融为一体。同时箭尺上镌刻96时刻法,取代了中国传统的一日百刻,使计时更趋于精确。因此这件铜壶滴漏具有近代半机械性能,也是清宫制作漏刻的一次革新。

以上“清宫制作漏刻的一次革新”,应该是首创「滴漏计时」之典故,也是“铜壶滴漏”之源。而值得关注的是“把传统的多壶,综合成单体一壶。将多级漏水计时,改成了一级滴水”;形似腰鼓篆刻铭文。这在工艺上算是个进步。但用其流水计时,则持续时间太短,要是滴水计时,又压力不足缺乏动力,故在技术上,就是个难以自圆其说的倒退。
另外,对单壶计时误差等级,及其使用的人物、时间、地点均无记载。要从实用的角度上讲,兽耳八卦铜壶滴漏,充其量就是摆设型的玩物,或者说是个失败的革新。

问题还在于,清(1616年-1911年)乾隆年间,制造铜壶滴漏,当时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的铜壶漏一,并未出土。可见,二者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只是近代考古,却以清朝的铜壶滴漏为规范,不但张冠李戴,把西汉的铜壶漏一,认定为铜壶滴漏!而且画蛇添足,把历代的铜壶刻漏,也注解成“铜壶滴漏”!造成的错误影响极其深远!

例如:中学《历史①》给西汉「铜壶漏一」的注释是:

中国古代用皇帝的年号纪年,用漏壶计时。漏壶的原理是利用滴水多少计算时间,因此后人称作水钟。上图漏壶壶身刻有“千章铜壶漏一、重三十二斤(西汉成帝河平二年四月造)”。这是至今出土最完整,而又有纪年的漏壶。

线上辞源《马稚暨妻张氏墓志》漏,以铜受水,刻节。《说文》。按:这就是铜壶滴漏的“漏”。晷漏肃唱。《...〔~壶〕古代计时器,铜制有孔,可以滴水或漏沙,有刻度标志以计时间。简称“漏”,如“铜壶滴~”(亦称“铜壶刻漏...》。
试验可知,所谓“滴水计时”只不过是个推理可行之说!要用“兽耳八卦壶”滴水计时,耗水量太小,无法抵制环境(气温、气流、干湿度)变化的影响而失控,滴水缝隙,还不断的堵塞。由于使用上的障碍,都给清代“革新”铜壶刻漏,蒙上了一层阴影。可见“一字之差”造成鲜为人知的千古不解之谜,而倍显草率!

回答3:

量度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长短的物理量叫做“时间”。它表征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任何一种周期运动的周期都可作为时间标准,如中国古代的水漏,十二地支(子,丑,寅,卯……)都是利用周期性的计时方法。时间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一段时间在时间坐标轴上用一线段表示。为了用具体数字说明时间,必须选择某一时刻作为计时起点,这是人为的。计时起点不一定是物体开始运动的时刻。在物理学中,将太阳每连续两次经过观察者所在的子午线的时间称为一个太阳日,即一昼夜。因太阳日略有差异,取一年中所有太阳日的平均值作为时间的标准,称为一个平均太阳日,简称1日。1日分为24小时,1小时分为60分,1分又分为60秒,于是规定1日的86400分之一为1秒作为时间标准。但是这样规定的秒是不精确的。1967年在第13届国际计量大会上,规定以基态铯133原子的两超精细结构能级之间的辐射周期的9192631770倍为1标准秒。国际上规定,取1958年1月1日世界时零时零分零秒的瞬间作为原子时的起点。时间常跟位移或平均速度相对应,例如:“五秒钟内所发生的位移”或“头两秒内的平均速度”。 时间是运动、变化的表现形式,是世界和万物的内在规定和组成部分,是具有客观实在性同世界和万物的其它组成部分处在对立统一关系中的“物”或物质。时间是世界和万物运动、变化的表现形式。运动和变化只有在一定的时间段里才能发生,在一个固定的时间点上,世界和万物就不会发生任何运动和变化。我们观察世界和万物的运动和变化,必须有一个特定的时间段作为观察的条件,没有一个特定的时间段作为观察的条件,就不能发现任何运动和变化的特征。例如,飞矢不动。说的是用弓射出去的飞箭如果在一个时间点上它是固定不动的,只有在一个时间段里,箭矢才会从一个地点运动到另外一个地点。例如,我们用照相机拍摄运动的物体。拍摄时照相机镜头快门开启的时间越短,所得到的图像越清晰,镜头快门开启的时间越长,所得到的图像越模糊。时间是世界和万物的内在规定和组成部分。世界和万物是由时间作为内在规定的世界和万物,没有时间规定的世界和万物是不存在的,离开一定的时间,任何物体都不可能存在。例如,一个人有生卒年月;一棵树有生存年限;地球、太阳和银河系也是存在于一定的时间段里的物体。超过了一定的时间段,人就不是现实的人,树就不是现实的树,地球、太阳和银河系也就不是现实的地球、太阳和银河系了。时间是具有客观实在性同世界和万物的其他组成部分处在对立统一关系中的“物”或物质。时间不同于运动和变化,运动和变化是时间的本质,时间是运动和变化的表现形式;时间也不同于数量,时间是数量的本质和内在规定,数量是时间的表现形式;人类发明和广泛使用的钟表是纪录时间数量的工具,人们通过观察记录时间数量的钟表指针的变化,就可以知道某一特定时间段的长短,知道某一时间的具体数量规定。时间同运动和数量、同世界和万物的其它组成部分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时间同运动和数量、同其他组成世界和万物的“物”或物质,都具有客观实在性的共同本质,是统一世界里的家庭成员。时间同运动和数量同组成世界和万物的其他成员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们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

回答4: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伏羲,演算八卦时推出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