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超市、鱼市等。
牡蛎,俗称蚝,别名蛎黄、海蛎子。牡蛎属贝类。世界上总计约有100多种,我国沿海产的约有20多种,现在已人工养殖的主要有近江牡蛎、长牡蛎、褶牡蛎和太平洋牡蛎等。
每年深秋是牡蛎开始收获的季节,而从冬至到次年清明是牡蛎肉最为肥美、最好吃的时候。故我国民间有"冬至到清明,蚝肉肥晶晶"的俗谚。目前沿海许多地区采取了立体养殖法,长年基本上都有牡蛎肉供应,颇受人们欢迎。
牡蛎肉肥美爽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素有"海底牛奶"之美称。据分析,干牡蛎肉含蛋白质高达45%~57%、脂肪7%~11%、肝糖19%~38%。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及牛磺酸和钙、磷、铁、锌等营养成分。钙含量接近牛奶的1倍,铁含量为牛奶的21倍,是健肤美容和防治疾病的珍贵食物。
牡蛎的食用方法较多。鲜牡蛎肉通常有清蒸、鲜炸、生炒、炒蛋、煎蚝饼、串鲜蚝肉和煮汤等多种。配以适当调料清蒸,可保持原汁原味儿;若食软炸鲜蚝,可将蚝肉加入少许黄酒略腌,然后将蚝肉蘸上面糊,用油锅煎至金黄色,以蘸油、醋佐食;吃火锅时,可用竹签将牡蛎肉串起来,放入沸汤滚一分钟左右取出便可食用;若配以肉块姜丝煮汤,煮出的汤白似牛奶,鲜美可口。牡蛎肉亦可加工成干品,称为蚝豉。若把鲜牡蛎肉及汁液一起煮熟晒干或烘干后便成为熟蚝豉。若要保持全味则不煮,将牡蛎肉直接晒干,便成为有名的生晒蚝豉。蚝豉食用方法也各式各样。
一、牡蛎蒸米饭
『原料』:牡蛎、酱油4大勺,辣椒面1小勺,切好的葱1大勺,蒜蓉1大勺,香油、芝麻、胡椒粉各少量
『做法』:
1、牡蛎去壳,用盐水洗净并除去水份。
2、把饭蒸的不软不硬,并在焖的时候放牡蛎蒸熟。
3、把饭盛在碗里,加佐料拌着吃。把饭做得干一点,并在焖的时候,放牡蛎,熟后加佐料拌饭吃。
二、皮蛋牡蛎粥
【来源】 民间药膳方
【用料】 皮蛋2个,鲜牡蛎肉100克,粳米100克,葱花、油、鱼露适量。
【制作】 将皮蛋去除泥料及外壳,每个切成12等份,牡蛎肉洗净。把粳米淘洗干净,放人锅内加适量清水,煮成稀粥,再加入皮蛋、牡蛎肉、葱花、鱼露、油适量调味,再煮沸片刻,即可食用,每天2料,连用5天。
【功效】 滋阴、降火、美容。适用于操劳、熬夜过度之阴虚燥热、神疲、面色无华者。
三、树子蒸牡蛎
材料用量:
原料:牡蛎200克、豆腐1小块、蒜末1大匙、姜末1茶匙、辣椒末少许、葱花1大匙 辅料:树子(破布子)1大匙、豆豉1大匙、糖1/4茶匙、浅色酱油1大匙、香油1茶匙、色拉油1茶匙
制作方法:
1、牡蛎抓洗干净,并沥干水分后,铺在豆腐丁上。豆腐切成小块,铺在盘中。
2、将豆豉剁数刀(不要太碎),加上其余的调味料拌匀,平铺在牡蛎豆腐上,并撒下蒜末、姜末和辣椒末,上蒸锅用大火蒸8分钟后,再撒下葱花,续蒸30秒后,迅速起锅即可食用。
四、牡蛎煲鹌鹑
(1)鹌鹑洗净后从胸部用刀剖开,放在清水内浸去血水,同猪排一起焯水待用。
(2)干牡蛎用开水烫洗干净,同鹌鹑、猪排一起放进锅内,加入清汤用小火煲约40分钟至鹌鹑熟烂,待汤色灰白时下入精盐、味精调好口味即可。
牡蛎属双壳纲,壳形不规则,大而厚重。左壳附着在其它物体上,中间有凹槽,软体藏在里面。右壳较扁平而小,像盖子盖住软体,牡蛎有椭、圆、三角、狭长和扇形。牡蛎一生仅有开壳和闭壳运动,只限于右壳做上下掀动。喜吃素,主食单细胞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牡蛎有雌雄同体和雌雄异体两种性现象,它们还经常发生性别交换 。 全世界的牡蛎有400多种,其中20多种生活在我国沿海。牡蛎虽然有两个壳,但是两个壳并不对称,左壳又大又凹,用来固定在岩石等地基上,右壳小而平。它一旦附着在哪里就终生不会离开。牡蛎通过过滤海水中的微生物为食。不过,牡蛎只有进水管没有出水管。水流从外套腔经过鳃时,牡蛎边摄食边呼吸,极强的过滤能力保证了牡蛎能生活下来。一个体重20克的牡蛎每小时能过滤8升到22升海水,快的能够达到31升到34升。发育成熟的牡蛎都把精子和卵子排到水中,进行体外受精。一个雌牡蛎15分钟内能产出数千万枚卵,有时能达到上亿枚卵。受精卵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孵化,发育成为幼虫。牡蛎的幼虫与成体的差异极大,叫做担轮幼虫,再大些的幼虫叫做面盘幼虫。面盘幼虫已经长出了两片壳,但是长得不完全,就好象衣不遮体的乞丐。它们借助纤毛的摆动可以自由游动,以浮游生物为食。度过半个月短暂而自由的漂泊生活,幼虫长出了足,用足部到处试探着寻找适宜的安身之地。一旦找到坚硬的地方,它就从与足部相连的腺体里分泌出粘结物,将左壳固定在那里。固着后,它们生长更加迅速,面盘逐渐消失,足也退化了,鳃逐渐发达起来,壳越长越大。在固着后的3个星期里,牡蛎的身体可以增大30倍。
是可以吃是,市场就有卖的
功能:平肝息风药;养阴药。
煅牡蛎:收敛固涩除酸的作用强,治疗胃疼、胃酸等
生牡蛎:上收下敛,治疗头晕、便稀
该品多服久服,易引起便秘和消化不良,易出血者禁服,多服久服会导致心脏失血,且较难止血,要用生三七才能止血,所以说此药药性强,一般最好不用。
中医辩证讲究阴阳调和
如果需要调理请找专业医生开方子
健康肯定不用吃药
是药三分毒可别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