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城市群分别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群逐步增加,2018年国务院共先后批复了9个国家级城市群,分别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哈长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兰西城市群。
扩展资料:
中国城市群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的显著特征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三大城市群不仅发展速度快,而且经济规模占全国的比重越来越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未来20年,长三角的腹地将继续扩大,浙江大部、江苏大部、安徽一部分地区都将进入城市群的范围。
珠三角地区将和香港、澳门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其优势更大,辐射力更强,珠江三角洲超越日本东京,成为世界人口和面积最大的城市带。京津冀城市群中的各大城市特色和优势十分明显,互补作用强。
北京具有政治、文化和高科技的优势、天津具有港口和制造业的优势,石家庄具有商贸业的优势。尤其是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成为国家战略,对城市群发展的影响更大。一旦突破行政的藩篱,发展的潜力就会迅速释放出来。可以肯定,三大城市群在未来20年仍将主导中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城市群
中国3大城市群竞争力其强弱依次是:
1.长三角城市群
2. 珠三角城市群
3. 京津冀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沿江发达地带交汇部,区位优势突出,经济实力雄厚,其核心城市上海是世界最大城市之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人口数量已接近北美、西欧、日本的世界级城市群,并有可能突破1亿。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以至世界经济增长最迅速、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地区之一,构造世界级城市群条件已基本具备。率先建设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能为探索中国的城市化道路进行试验、积累经验,为我国城市群建设提供示范。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工业总产值占全国近1/4。改革开放后,长江三角洲多次出现大规模工业化浪潮。首先是乡镇工业异军突起,浦东开发后外向型经济又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台湾电子信息制造业大批转向长江三角洲,上海、苏州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处在中国东部“黄金海岸”和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对内、对外经济联系都十分便利。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有如此优越的条件,因此能够成为世界级城市群,成为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枢纽,从而加速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加快中国的经济国际化进程。
[编辑本段]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我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它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为副中心,包括江苏的扬州、泰州、南通、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徐州、淮安、连云港等,浙江的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 温州、台州等,包括江苏、浙江全境和上海市,以沪杭、沪宁高速公路以及多条铁路为纽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近年来,长三角以其良好的基础设施、发达的科技教育和日趋完善的投资环境,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热土”。2004年上半年,这一地区以占全国2%的陆地面积和约占10%的人口数量,创造了全国26%的GDP,完成了全国37%的外贸出口额,吸引了全国52%的实收外资,其经济总量领先于我国另外两大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
按照国务院2008年关于进一步发展长三角的指导意见,正式确定将长三角扩大到两省一市,即江苏浙江全省,上海市。这个战略性规划兼顾了区域平衡和互补,将苏北和浙西南纳入长三角范围,在土地、资源、人才等层次上明显提升了长三角的实力和发展潜力,长三角占中国经济总量也由不足1/5提升到接近1/4,尤其是苏北和浙西南将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地区,对拉动整个地区经济增长、促进长三角核心地区产业配置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编辑本段]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重点发展区域
城市群的发展应该遵循一定的城市发展规律,在城市群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其发展的重点区域。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根据城市发展理论和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趋势与走向的分析,目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已进入城市带发展规律的第二阶段。即着重发展中心城市城郊地区,加强城市功能定位,加快整个城市带城市网络高级化。目前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重点发展区域应该有以下五类:
1.区域内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核心城,上海。
2.区域内新兴的中心城市,如苏州、无锡。
3.区域内重要功能型城市,如旅游与加工产业中心苏州、无锡,行政文化和商业中心南京、杭州,港口集散中心宁波、舟山、大小洋山等。
4.区域内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如上海的崇明、苏北的扬州、南通,浙北的嘉兴、湖州。
5.区域内中心城市的郊区城镇;如上海的松江,杭州的萧山等。
[编辑本段]长江三角洲重点城镇的发展历程
长江三角洲地区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加之有着发达的水系、丰饶的土地优于全国的农业、手工业,使其在我国封建社会的中后期就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可观的城市群。从明代到清代,长江三角洲出现了九座较大的商业与手工业城市纺织业及其交易中心南京(江宁)、杭州、苏州、松江;粮食集散地扬州、无锡、常州,印刷及文具制作交易中心湖州。而上海(元代始设县)此时已发展成为沿海南北贸易的重要商业中心。自近代以来的150 多年的时间里,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鸦片战争后,对外开放条件下商品经济初步大发展时期,长江三角洲地区新兴现代工商业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阶段。(1842~1949年)
该阶段外国商品开始涌入中国,中国原料型产品开始向外出口,外商贸易与金融机构也开始进入中国。同时进口替代性的早期现代工业也开始发生发展。此时的上海在19 世纪下半叶通过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崛起为一座工商业大都市,到20 世纪30 年代成为了整个长江三角洲乃至全国的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工业中心。同时无锡、南通、宁波也通过优越的地理区位对外通商、以港兴市成为次一级的重要城市。而南京、杭州、镇江、扬州、苏州、常州等老城因为大运河的衰退而地位下降。
(2)计划经济体制年代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趋同阶段。(1949~1978年)
该阶段在种种特殊的环境条件下,中国选择了苏联式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和封闭型经济发展战略。各城市千篇一律大办工业,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使得城市功能趋同,城市化进程极其缓慢。
(3)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城市功能重新分化重组。
上海以其优越的地理区位重新成为国际性大都市。整个城市群的经济中心、第三产业关系、城市功能进行了重新定位和分工。通过以上对上海及其周边城市群历史上,特别是近代以来的兴衰发展演变过程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中重点城市的发展是在交通等基础设施发展的基础上,依靠港口、航道、交通枢纽等重要区位,内引外连,以上海为贸易、金融、信息中心向海外发展。这也是中国经济从封建农业经济向半封建半殖民经济近而向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使然。解放后虽经历了计划经济的趋同化发展阶段,但经过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调整,依然回到了依托上海、依靠交通、向海外发展的方向上来。这是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其间上海的中心地位有一个从确立到消失到再确立的过程,整个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网络也经历了从发展到停滞到再发展的过程。由此可见一个中心城市的确立对一个城市带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性。
[编辑本段]上海及长江三角洲重点城市关系现状
从空间角度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进行分析可以看到,整个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呈横"W"型,上海位于两个"V"的交汇处,江苏的城市位于北翼,浙江的城市位于南翼,北翼的城市多于南翼。就行政级别而言,长江三角洲有国家直辖市上海,省会城市南京、杭州,国家计划单列市宁波以及11 个地级市,共计15 个大中城市。
就城市人口而言,可以把整个分为五个等级:人口大于500万的特大城市有上海;大于200万的有南京、杭州;100~200万的有苏州、无锡、宁波、常州;50~100万的有南通、扬州、镇江;20~50万的有绍兴、泰州、湖州、嘉兴、舟山。
以下是以上海为中心,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的首位度、中心度和其他城市网络空间特征的分析,讨论上海与周边城镇关系及其重点发展区域。
就首位度而言,通过计算可以发现这一地区的城市首位度S=3.7(首位度计算公式为:S=第一位城市人口/第二位城市人口)。第一、二、三产业的首位度分别为 l.47,2.86 和4.0。由此可见长江三角洲经济已较发达,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较低。第二产业的首位度为2.86,相对城市首位度3.7 较低,说明上海第二产业在整个城市群中的地位相对下降,这正是上海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城市功能的结果。也是上海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向外扩散第二产业,努力成为三个中心的结果。但相对而言,上海的第二产业首位度还是较高,主要因为上海仍保持了六大支柱产业。随着向外扩散的主要趋势,今后一段时期其首位度仍将会持续下降。上海城镇体系第三产业的首位度为4,说明上海的第三产业已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相对一些国际性的大都市上海有较大差距,目前还处于积聚阶段。随着城市分工定位的进一步明确和加深,该首位度还将持续上升。通过中心度的计算分析,清楚地反映出上海及三角洲各城市在不同产业中所起的中心职能。
1.对第一产业的分析可见该中心度在各个城市分布的规律并不明显,中心度较高的主要集中在发达和落后两类地区,表明一方面落后地区农业比重较大,另一方面发达地区农业经济技术水平较高,第一产业也较发达。
2.对第二产业,上海仍保持较高中心度,受"苏南模式"和上海辐射影响的苏州、无锡和有国家计划单列市特权的天然良港——宁波的中心度也较高。而南京、杭州则因为国家长期"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的政策暂时落后于一些区位、交通和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中心度最低的苏北几个城市因为长江天堑等交通因素而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
3.对第三产业,上海保持了更大的中心度(0.49),其原因是第二产业的外扩造成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政府优先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导致资金、人才等要素向第三产业的集聚。
4.通过对综合中心度分析进行聚类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上海;第二层:无锡、宁波、杭州、苏州;第三层:舟山、绍兴、镇江、嘉兴、南京、湖州;第四层:扬州、常州、泰州、南通。以上海为中心,苏锡杭甬之所以位于第二层自不必言,第三层的城市有的是因为区位条件不好(镇江、绍兴)或交通不便(舟山、湖州),但却都地处发展轴线(镇江、绍兴、湖州)或特色产业(舟山渔业)。南京虽是省会城市,但是一方面其是历史文化名城,从国际上来看,这种类型的城市都有一种惯性,即延承传统观念或传统文化比较强,接受新鲜文化比较慢;另一方面是产业扩散分为等级扩散和迁移扩散,南京交通虽然较好,但是离上海较远,接受上海产业转移较慢,等级扩散现象不明显,因此需加强沪宁间的道路建设或自身的跳跃式发展,使其成为承接东部引领西部的重要城市。嘉兴从区位而言与苏州、无锡相似却不及苏、锡发达,可能与"经济断裂点"有关。根据康弗斯提出的"断裂点"概念来计算两座中心城市的分界点即断裂点,得出上海与南京的断裂点在距上海市中心约200 公里处,上海与杭州的断裂点在距上海市中心约140 公里处。这两个地方大致是目前的常州与嘉兴地区。它们受两个中心城市的吸引和辐射正好处于最弱的地区,这大概可以解释这两个城市为什么不及苏、锡那样发达的原因,但其根本原因还是自身发展上的政策与模式问题。随着上海城市辐射功能的加强,这两个地区的经济也将更多地受到上海的影响,上海应加强与它们的联系与协调。
[编辑本段]影响长江三角洲重点区域的变量
总结十五规划内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经济、政策、交通、信息变量对城市群中各个城市的不同影响,不难看出今后五年内本地区发展速度相对较快的重点区域。重要变量有如下几方面:
(1)经济变量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将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城市的产业结构变动。上海将继续加强对第三产业的扶持,使其达到国际化大都市第三产业占GDP 近60%的平均水平。苏州、无锡、宁波、杭州、绍兴等五个城市在今后五年内出口加工产业的优势地位也将因为加入WTO而凭借其自身优势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2)政策变量
主要是就国家及长江三角洲两省一市的"十五"规划而言。根据江苏省"十五"规划中的"三圈四市",苏州将进一步加强上海"后花园"的作用,无锡将强化其区域性经济中心、交通枢纽、旅游胜地的地位,成为长江三角洲一座新崛起的大都市。杭州在萧山、余杭并入之后,"十五"规划期间也将加大其长江三角洲南翼最大的经济、文化、旅游中心和交通枢纽的地位。
(3)交通变量
随着"十五"规划内长江三角洲快速干道网的建成,将形成以沪、宁、杭三个中心城市为节点,相互构成一个大三角的高速公路网,这必将带动沿线各节点城市的新一轮发展。特别是宁杭公路的建成将极大地促进湖州的经济发展。还有沿海大通道的建设对杭州湾沿岸城市(绍兴、嘉兴)也有着巨大的带动作用。另外,大小洋山深水港的建设将使得上海真正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同时也将带动舟山群岛(如岱山)和芦潮港等地区的港口加工业的兴起。崇明越江工程的启动不但将使崇明岛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会带动整个苏北经济的腾飞,从而使得整个长江三角洲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编辑本段]长江三角洲重点城市目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核心城市现代化功能不完善
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的核心城市,在现代化功能的发挥方面与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由于第三产业比重不足与落后,使上海缺乏必要的金融、信息和投资手段对全国经济施加影响。在资金筹集、对外贸易领域,上海与一般大城市地位相似,国家级或跨区域的大银行、大集团数量较少。城市内部交通信息体系尚不发达,影响了城市功能的组织。
2.行政区划分割导致的矛盾日益尖锐
地区之间各自为政,阻碍了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长江三角洲分属二省一市的15 个城市,行政隶属关系非常复杂,地区之间的协调难度很大。再加上长期的条块分割管理,更助长了各自为政、甚至以邻为壑的不良风气。这种不良风气严重干扰了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3.城市产业结构趋同严重,城市间分工不明确
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地方收入,各地在发展经济时,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少数几个税大利高的产业上,再加上长江三角洲地区内部自然禀赋比较相似,因而本区的产业结构趋同问题十分严重。产业结构趋同使得各地区不能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同时也使得投资和生产分散,不能发挥规模经济效应,降低了国家的整体经济效益;更为严重的是会形成大量的重复建设,导致生产能力闲置和资源的浪费。
4.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本区人口密度高,土地承载压力本来就很大。近年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急剧增加,更加恶化了生态环境,使本区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编辑本段]重点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建议
目前长江三角洲的城市体系已比较完备,已形成了由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县城、县属镇和乡级镇组成的七级城镇体系,城镇等级齐全,类型多样,各类城市的数量也呈现出"宝塔型"的特点,大中小型城市的数目之比分别为4∶17∶30。这样一种城市体系结构,有利于控制核心城市人口的盲目膨胀,实现各级城市之间的合理分工,发挥城市带的整体优势,是比较合理的。但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解决的重点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对策思路有以下几条:
第一,加强上海作为区域核心城市的综合功能,特别是要着力培育作为区域以及更大范围内要素配置中心的功能和综合服务功能。
第二,增强区域内次中心城市经济实力,提升其在各自范围内的集聚、辐射能力,确定城市功能特色,促进城市功能的互相衔接。
第三,在整个区域范围内,推进分层次的人口和经济要素的集中,逐步理顺地级市、县级市的关系,并解决小城镇过于分散的问题,使城市体系空间布局合理化。
第四,以现代化交通体系为依托,建设一体化城市体系,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的网络化建设。长江三角洲地区跨区域交通体系建设,一是要围绕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主要是建设主枢纽港(大小洋山港),建设集疏运系统,促进形成各港口的合理分工;二是要与城市体系的完善紧密结合,基本目标是使三角洲地区任何两个地级城市之间的行车时间都能控制在4 个小时以下,其中上海到各个地级城市在3 个小时以下。在该地区城市功能定位上,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本三角洲地区的资源配置中心,即最高等级的城市(上海)。第二类是地区性的资源配置中心,即二级城市或区域副中心。这两类城市都应是具有综合功能的城市。第三类是具有专业功能的城市,如旅游城市、交通枢纽城市、专业性工业城市等。区域整体城市化水平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 年~2020 年,使整个城市群承载6000万以上人口,包括本地区人口的60%即4000万以上,以及外来人口约2000万;承载绝大部分新增工业及教育产业、文化产业和卫生事业;形成国际、国内人员与物资大规模高效率流动的现代化交通网络。
第五,除大力提高核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以外,还应该加强中小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郊区城镇的城市化的建设。通过加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改造力度,建设新区等途径,扩大城市规模,发挥城市基础设施经营的规模效应,推进上海与周边城镇的城市化水平。加大上海与周边重点城镇的协调与辐射力度,充分利用"十五"规划期间的政策、信息、物流等变量,提升上海在整个长江三角洲城市网络中的中心地位。
随着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长三角地区城市的交通压力越来越大。目前,城市隧道建设在长三角地区悄然兴起。城市隧道一般指交通隧道,是连接公路、城市道路的重要节点,也包括水运隧道与管线隧道等。
珠江三角洲地区
“珠三角”的概念最早起源于九十年代初。九十年代后期,在“(小)珠三角”的基础上出现了“大珠三角”的概念。2003年,又提出来了“泛珠三角”的概念。至此,“珠三角”实际上涵括了“小珠三角”、“大珠三角”、“泛珠三角”三个不同层面既相互区分又紧密关联的概念。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中明确说明:珠江三角洲,即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市和肇庆市,总人口4230万,土地总面积41698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建制镇建设用地和村庄建设用地)面积6640平方公里。
[编辑本段]小珠江三角洲地区
“珠三角”概念首次正式提出是1994年10月8日,广东省委在七届三次全会上提出建设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珠三角”最初由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6个城市及惠州、清远、肇庆三市的一部分组成(不含香港澳门2个特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广东珠三角。后来,“珠三角”范围调整扩大为由珠江沿岸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9个城市组成的区域,这也就是通常所指的“珠三角”或“小珠三角”。“小珠三角”面积为24437平方公里,不到广东省国土面积的14%,人口4283万人,占广东省人口的61%。2008年“小珠三角”GDP总值达29745.58亿元(4342.843亿美元),占全国10%。2009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纲要提出,到2012年,由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9个城市组成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00元;到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000元。
[编辑本段]大珠江三角洲地区
“大珠三角”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指“小珠三角”和港澳,另一是指粤港澳。目前通常所说的“大珠三角”就是指广东、香港、澳门三地构成的区域。“大珠三角”面积18.1万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8679万,2003年GDP总值3287亿美元。以经济规模论,“大珠三角”相当于长三角的1.2倍。
[编辑本段]泛珠江三角洲地区
“泛珠三角”包括珠江流域地域相邻、经贸关系密切的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东9省区,以及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泛珠三角”面积200.6万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45698万,GDP总值52605.7亿元(6356亿美元)。其中,9省区面积占全国的20.9%,人口占全国的34.8%,GDP总值占全国的33.3%。
[编辑本段]大珠三角城镇群
大珠三角城镇群地域范围包括香港、澳门和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市的全境,以及惠州市的惠城和惠阳区、惠东的博罗县,肇庆市的端州和鼎湖区、高要和四会市,土地面积超过42831.5平方公里。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香港发展局和澳门运输工务司三方,首次合作开展的策略性区域规划研究《大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研究》,2009年10月已完成研究报告。粤港澳三地政府在澳门联合发布成果,由香港、澳门和珠三角九市组成的“大珠三角”地区将建设成世界上最繁荣、最具活力的经济中心和世界级的城镇群。作为我国首个跨不同制度边界的空间协调研究,该报告制定的分区目标是:珠三角要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及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香港要继续巩固亚洲国际都会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为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之一,努力建设享有优质生活的全球城市;澳门要成为世界最具吸引力的旅游休闲中心和区域性商贸服务平台。
研究报告提出构建大珠三角的多层次、多中心的空间发展模式,其中,“一湾三区”是指珠江口湾区和广佛、港深、澳珠三大都市区。对外,它将以“标志”角色形成类似于纽约、伦敦等全球城市功能的核心空间;对内,以“中枢”角色带动大珠三角城镇群、环珠三角地区的整体发展。未来,通过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大珠三角将实现城际一小时交通圈。
简介
京津冀城市群[2]总体结构采用“点———轴”发展模式;京津冀城市群未来发展从“2+8+4”模式入手。按照国家发改委的界定,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唐山、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八个地市其所属的通州新城、顺义新城、滨海新区和唐山曹妃甸工业新域。京津冀城市群区域面积为18.34万平方公里,人口8500万。
[1]
[编辑本段]发展模式
京津冀城市群“点”的发展即以核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等为主要“节点“,统筹发展;“轴”的发展就是城市群内外主要交通走廊和产业带的发展。“点”的具体发展构想是采用“2+8+4”模式,推进城市群“节点”城市发展,即推动两个核心城市、八个次中心城市及滨海新区、通州、顺义、唐山曹妃甸等新兴城市的发展;“轴”的发展构想是以京津冀城市群各城市之间的主要交通线以及沿交通线分布的产业带和城市密集带构成的。“轴”的发展将以中关村科技园和滨海新区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依托,以快速综合交通走廊为纽带,促进通州、廊坊、滨海新区城市群主轴的发展;以滨海临港重化工产业发展带和渤海西岸五大港口为发展核心,促进秦皇岛市、唐山市、天津市、沧州市沿海地区城市发展带的快速发展。[1]
[编辑本段]主要问题
京津冀城市群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方面。一是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发展整体水平有待提高。京津冀城市群的经济总量比较大,但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远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二是核心城市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明显。京津冀两大核心城市并存,低等级城镇数量过多,中等城市偏少。其中北京市的城市功能、技术和产业已开始向周边地区扩散;天津由于作为北方经济中心的发展和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在一定时期内极化作用正在增强;河北8市等次中心城市经济实力不强,与京津两市的发展水平差距显著,接受核心经济辐射能力有限,使城市群边缘地区很难分享中心城市的发展成果。[1]
[编辑本段]城市定位
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在于定位准确,各城市应该充分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错位发展。京津“双核”城市应定位于引领区域、全国及国际竞争的经济实力和辐射功能;8个次中心城市应按照各自的比较优势和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原则,承接京津的辐射,疏解京津过于集中的城市功能;积极推动滨海新区、通州、顺义和曹妃甸等新兴城市发展。[1]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
京津塘、长三角、珠三角
中国最集中面积最小最高度发达 是香港 深圳 东莞 广州 佛山 5城市面积 北京差不多 GDP8万多亿 世界一百强大学中国一共6个香港3个 世界前10码头3个深圳 香港 广州在内 金融香港 科技深圳 广州贸易 东莞对外工业 佛山对内工业 等等 如果能同城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