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之所以最终选择了曹丕,最主要的原因其实还是因为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毕竟如果自己将曹丕扶上帝位,那么曹丕肯定会对自己青睐有加。读过史书的人应该都知道,在我国古代,无论是在哪个朝代,一代皇权的更替肯定也会引起很多重要大臣的改变,司马懿在最开始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权力,当曹丕登基以后,司马懿才真正迎来了自己人生的转折点。
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其实曹操一生有很多的儿子,不过比较出名的也就是那么5个人。在最开始的时候,其实曹操一直都将自己的长子曹昂当作自己的继承人来培养,可惜在后来的宛城战张绣时战死了,没办法,曹操便将自己的目光放在了曹冲身上,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多久,聪明绝顶的曹冲也夭折了,这个时候,曹操手下能够当作继承人培养的也就只剩下曹丕。曹植和曹彰了。
一开始的时候,其实曹操是非常看重曹植的,毕竟曹植的文采十分的好,很对曹操的胃口。眼看着曹植越来越受曹操的喜爱,于是曹丕便找到了司马懿,想要让司马懿辅佐自己登上帝位,此时的司马懿在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便很高兴的答应下来了,并且在司马懿的帮助下,曹丕顺利的登上了帝位。
不过司马懿之所以会放弃曹植已经曹彰,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曹丕最为适合登上帝位。当时的曹植虽说十分的有文采,但是在谋略上面却不能够和曹丕相提并论,所以说曹植只适合太平盛世,并不适合如今的这种局面,而曹彰这个人有勇无谋,很明显便不是一个帝王之才,于是司马懿便选择了曹丕。
曹植虽然也非常的有能力但是他却有勇无谋,曹彰只是一个一无是处的莽夫而已,曹丕虽然看似平庸,但是他有足够的野心,并且当时的司马懿也没有备受重用,所以当他找上他的时候,他也是感觉到了自己的有用之处,所以也是力挺他。
因为他认为曹丕非常的有才华,因为从小的时候曹丕就能够作诗,写文章之后,曹妃更是练就了一身武艺,能够领兵打仗。
大魏要改朝换代,就需要一位智勇兼备的开国君主,这个人必须要有气魄,有野心。而曹丕无疑是最好的人选,其他是两个人比之不及吧。
曹操时期,司马懿作为曹操的幕僚一直只是安排的边缘角色,编书造书等一直不受重用。而当曹丕当权时,给了司马懿绝对的信任,更是提升他侯爵,每次出征都由司马懿来镇守许昌大本营,这一点就显示了主子对下属的绝对信任,所以司马懿选择辅佐曹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