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姓
曹姓在百家姓中排第26。
一. 起源 对于曹姓的姓源,《姓纂》是这样说的:“颛顼玄孙陆终第五子安为曹姓,周武王封之于邾,为楚所灭,遂复曹氏。周文王第13子振铎封曹,亦为曹氏,为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由此看来,曹姓,最初是颛顼嬴姓的后代,虽然也是黄帝一系的血统,但在宗系上却跟黄帝隔得远了些。后来由周文王的儿子振铎所创的曹氏,则是黄帝的姬姓嫡系后裔,跟黄帝的关系,算起来近得多,不过,殊途同归,天下曹姓都是发源于黄帝,却是个不争的事实。
曹姓跟朱姓的关系,显然也十分密切,朱姓是发源于周代的邾国,邾国则是由曹姓之人所建立。根据《姓纂》的记载,当时的情形很可能是这样的;周武王把颛顼的玄孙陆终的第五个儿子安封在邾国,后来邾国为楚所灭,于是,安的子孙有的复姓为曹,有的则以国为氏,改姓了朱。如果真是如此,则姓曹的人当中,应该有一部分跟姓朱的人是同宗。
这两支曹姓的发源地,当然也有不同。传自颛顼嬴姓的一支,是发源于现在山东省邹县的东南一带;传自黄帝姬姓的一支,则是发源于现在山东省的定陶县一带。两支曹姓的发源之地虽然不同,却相距不远,都在山东省境内。所以,曹姓可以说最早全是来自山东。
三国以后,原本单纯的曹姓就被混乱了,不但被曹操冒姓,还有被康国之后冒姓的记录,这是根据《隋书》上所说的“康国支庶分王有曹国,即以曹为氏。”因此,现在姓曹的人要想追溯自己的宗系,恐怕得费一番功夫才能达成心愿。
曹姓的南迁,根据考证,是开始于唐朝末年的民族大迁移的时期。他们的祖先,为避当时的黄巢之乱,辗转入闽,定居于漳州,后来曹姓子孙逐渐繁衍于福建南部各地。族谱之设,纪源源,序昭穆,而明宗道之法也,谱牒不修,源流不纪,则人心无管摄,必至法?纲沦,亲疏莫辩,尊祖敬宗之道不明,此谱之所由作也,于归展墓,道历开阳,涉鳙岭,过晓川,宿于门士曹子晋书舍,讲论之余,晋以曹氏族谱,请于为言,阅其始末,知为孔门上蔡候?公之裔,并益知晋之学业渊源,有所本矣,吁,夫谱之作岂易为哉,非公无以绝心,非止无以止邪,然谱岂惟示法于一时而已哉!今日祖父,前时之子孙,率是道,则为孝子慈孙,今日之子孙,后时之祖父,率是道,则为显祖令宗,,古今不能异矣,又岂惟推行一时而已哉,明此齐家,而一家兴仁兴让,明此治国,而一国兴仁兴让,国家不能外之矣,故曰道统,人性之同,又曰道者万世无作弊,平平而到正,荡荡而大公,,同人之道,尽于斯矣,况曹氏世代儒教而业诗书,隐林泉而亲有道,缕缕不乏,谱牒既成,乃宗盟之盛事,启后人隆礼义,敦孝悌,知爱敬,正风俗,是可以观世教,则谱之道明矣,抑?其祖忠节如全政者,暨其二子忠武如翔者,皆讨贼死忠,竭力王室,忠烈如翔者,追贼死忠,有功于?,其孙如遇者,庐墓守孝,始居新安,?后数世再迁于婺东,今幸又晋居仁里,读书乐道,潜思力行,皆上蔡之遗风,忠孝之余庆也,于劝天下世家,求其?缨赫奕,盖有之矣,求其忠孝两全,立身行已,追隆上蔡,如曹氏者,我未之见也,于乐之道之,因为题其家庙曰:上蔡世家,为祝于曹氏者,守忠孝之泽,以谨先传,承诗礼训,以开后裔,以居则善俗,以出则善世,其于谱牒有光,而起仁人孝子观法也,书于谱端,以彰规勉曹氏后世之意云尔
曹(Cáo)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姬姓,为黄帝姬姓的后代振铎之后,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资料所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叔振铎被封于曹(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南),定都于陶丘,建立曹国,遂成为曹国始封之君。后为宋景公所灭,其子孙遂以国名为姓,称为曹氏,振铎也就成为曹氏的始祖。
2、亦出自姬姓,为颛顼帝后裔曹安之后,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广韵》等资料所载,颛顼帝之后裔曹安被封于曹(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南),其后子孙被改封于邾国(今山东省曲阜东南),邾国被楚所灭后,邾人有以原国名为姓,称为曹氏。故此支曹氏的姓源往往同朱氏联系起来。这是因为朱姓源于周时的邾国,而邾国本来是曹姓所建。颛顼帝的玄孙陆终生有六子,其中第五子安被周武王封在邾国。古代邾国贵族一直以国为氏。后来邾被为楚所灭,安的子孙,一部分改姓朱,一部分则改姓曹。这两支曹姓子孙都发源于山东省境内,所以,早期的中国曹姓人都来自山东。
3、出自其他源流:
① 据《新唐书》所载,康国支庶分王有曹国,国人有以曹为氏。古代的曹国,大约在今乌兹别克共和国撒马尔罕的北方和东北方一带。据《北史》、《隋书》等书记载,曹国为昭武诸国之一。当时,有曹国人来中国,有的以曹为姓,传之后世。
② 女真族粤屯氏,满族索佳氏、索绰络氏、鄂托氏、拉祜族劳朝氏、普米族本牙海氏及布朗、彝、阿昌、哈尼、蒙古、纳西、回、锡伯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曹姓。
曹姓迁徙分布:
早期的曹氏诞生于山东,长期在山东居住和繁衍。故山东曹姓成为后世曹姓繁衍播迁的主要源头。
先秦时期,曹姓分布点以山东及江苏沛县为主。
秦汉时期,是曹姓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山东、安徽、河南、江苏北部成为曹姓主要聚居点,以致于后来曹姓发展史中四大郡望(谯郡、彭城郡、高平郡、巨野郡)皆出于这些地区。
另外,陕西、湖北、甘肃、浙江在秦汉时期也有曹姓散居点。据载,秦末沛县(今属江苏省)人曹参西汉时被封为平阳侯,其子迁居杜陵(今陕西省西安东北)。
魏晋南北朝之际,因北方连年战乱,曹姓开始南迁,与此同时,北方曹魏政权的建立,也使曹姓得以在北方较好的发展,以致于后来曹姓在黄淮流域分布最为集中。
隋唐时期,曹姓在规模、数量上又有大的发展。福建、广西等地始有曹姓入居。据《漳州府志》所载:“陈元光开漳,亦有曹姓将佐。”
宋元至明清时期,曹姓已广布我国各地。据载,明代有福建曹姓一支徙居广东梅州,又雍正年间有福建曹姓入居台湾,进而迁徙海外。
今日曹姓以黄淮流域分布最为集中,尤以四川、河北、河南、湖北等人口为多。曹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三十二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五七。
曹叔振铎,生卒年不详,姬姓,名振铎,亦称曹振铎(受封曹国,叔是排行,故称曹叔振铎或曹振铎),周文王姬昌与太姒所生第六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周朝诸侯国曹国始封君,曹氏得姓始祖.
“曹”姓发源于山东,曹景行为你讲述“曹”氏家族的历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