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号为A、B、C、D、E、F、G七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为了探究物质组成做了如下实验:(1)观察外观

2025-03-26 11:17:0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3)A为红色粉末,加足量的水振荡,A不溶,向A中加足量的稀盐酸,可观察到明显的现象,因此A是氧化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HCl+Fe2O3═2FeCl3+3H2O;
B为黑色粉末,加足量的水振荡,A不溶,向A中加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一种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由此可知B在常见的金属活动顺序中的位置是,说明B是排在氢前面的金属;
A为白色固体,加足量的水振荡不溶,F中加足量的稀盐酸,均可观察到明显的现象,则F为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CaCO3═CaCl2+H2O+CO2↑;
(4)取另外四种物质的溶液,分别滴加酚酞试液,C、D、E显红色.G中无变化,且G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则G为氯化钠;
(5)CO2 可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NaHCO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需要水的反应,因此反应的方程式为:CO2+H2O+Na2CO3═2NaHCO3
(6)碳酸钠能够和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气泡;
(7)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金属阳离子不同,可以通过通入二氧化碳,若产生沉淀则为氢氧化钙,若无现象,则为氢氧化钠;
故答案为:(3)6HCl+Fe2O3═2FeCl3+3H2O;氢前金属;2HCl+CaCO3═CaCl2+H2O+CO2↑;
(4)氯化钠
(5)CO2+H2O+Na2CO3═2NaHCO3 
(6)试管底部有气泡生成;
(7)分别向未知的两种无色溶液中通CO2气体,浑浊的是Ca(OH)2溶液,无变化的是NaOH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