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一日不息,便永存两个终极问题:经从何方来;箍向何处去。经从西方来,所以要矢志不渝,一路向西。
最后凡无惧风雨、诚心向西者,都成了佛。而八戒猥猥琐琐、犹豫不决,不光取经路上找不到北,更辨不得西!他凡事总是先想能有几分收益,好不容易鼓足勇气去冒一次险,却又片面苛求自己的后路要万无一失,所以后来自然是误人误己,只落得个净坛使者的虚职!
要知道,利益的位置被多少人惦记,你不去证明你是最好的,又怎么能指望别人为你无条件的背书呢?!而箍向善处去,讲的是苦难中的自我救赎。西游五人组中,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美无缺的,唐僧有决断力,却容易言过其实、自负赌气、闻过则愠、闻功则喜,缺乏专业的判断力与执行力。
作为师父,唐僧身处顺境时习惯于漠视别人的价值,危急时却只会本能的喊救命而已,喜欢从道德至高点上绑架自己的徒,要他们无条件的牺牲“小我”的利益,用于成全他作为师父的崇高无上的“大我”的利益。
这种强权思维与沁在骨子里的优越感,便是唐僧需要勇敢面对、实力克服的:箍!心魔之箍!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他们的箍都顶在脑门上,所以容易看得清楚,而唐僧的心箍则润物细无声的交织在领导者的花帽里,所以更容易被忽视。而领导者的心箍,才是真正要命的箍!
所以唐僧的成长难度是最大的,而日后所创出的业绩也是最优异的,所以论檀功德佛,可谓实至名归。
孙悟空的心魔之箍是性急,一开始当取经队伍只有他和唐僧两个人时,孙悟空一看见唐僧慢条斯理的架式就莫名心急、心头火起,时时处处的抱怨师父:太慢了,太老土了,太娘儿们唧唧了,太OUT了!
若是依了孙悟空取经之初那片面求快、超级变态的急性子,他是真心恨不得把唐僧夹在胳肢窝里瞬间闪移到大雷音寺,火速装上经书再瞬间闪移回来,打开随身携带的木头箱子,搭出唐僧半死不活的身子,倒出西天取来的佛家典籍,哇啦哇啦的讲一番一二三四、天下至理,随后宣布取经胜利,皆大欢喜!
可坦率的讲,这不叫西天取经,这叫弼马温赶尸!致命的马瘟是避过去了,但可怜的马儿却活活累死了,这不是眼睁睁的看着该死的缺了大德的形式主义活生生的把师父给逼死吗?!既然诚心度人的师父都已经横死了,那所谓的真经,取不取的,还有什么意义呢?!
孙悟空的箍顶在脑门上,可箍的根儿却深扎在自己心里,他慢慢开始体恤到师父的不容易,慢慢领悟到精诚合作的重要意义,慢慢品味到真情真心的温暖与甜蜜,慢慢的由起初一棵光溜溜、硬梆梆、冷冰冰、乖戾戾的金箍棒子,变成了善解人意、心怀感激、雅洁可喜的菩提童子。再下意识的摸一摸头上的金箍,早就不见了旧日踪迹!
此时的孙悟空百感交集,他眼里再没有名利之实,再没有职位高低,只是对菩萨的提携再造之恩满怀感激,只想实心实
我觉得主要是孙悟空特别的知道感恩,在成佛以前菩萨曾经点化过他,而且他一直对菩萨都很尊敬,所以他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孙悟空的斗战胜佛品级在佛中人中下等,观音菩萨虽然没有成佛,但在西天的地位仅次于如来佛祖,所以还是观音菩萨更高一级,所以孙悟空对观音菩萨还是很尊敬。
因为孙悟空他们在取经途中,多次请观音出马,帮忙降服妖怪,欠她不少人情。
孙悟空取得真经后被封为佛,他的座次为何能排在观音菩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