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的五大战役

要时间,地点,阵营,结果,谢谢~
2024-10-31 23:54:5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官渡之战:曹操打败袁绍确立北方霸主的地位。
  赤壁之战:孙刘联盟打败曹操,是三国竞争更为激烈,也为后面留下悬念。
襄樊之战:直接导致了关于败走麦城,和后面的彝陵之战。
彝陵之战:刘备为关羽报仇进攻东吴,陆逊火烧七百里联营,刘皇叔饮恨。
街亭失守:由于诸葛亮重用言过其实的马谡,导致街亭失守,使蜀国再无机会灭魏,并且导致大军的处境危险。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以描写东汉末年的战争为主,反映了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三国鼎立三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本书反映了丰富的历史内容,人物名称、地理名称、主要事件和人物性格与《三国志》基本相同,是在固定形象基础上,进行再发挥,这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套路。本书一方面反映了真实的三国历史,照顾到读者希望了解真实历史的需要;另一方面,根据明朝社会的实际情况对三国人物进行了夸张、美化、丑化等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让现代的人民,感受到三国英雄的人物的特点。

回答2:

讨伐董卓之战:189年,18路诸侯讨伐董卓。在河北河南一带。无疾而终。军阀割据形成。

官渡之战: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曹操打败袁绍,统一北方。

赤壁之战:208年,孙刘联军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西北)一带大胜曹操军队,孙刘联盟打败曹操,奠定三足鼎立。

彝陵之战:又称猇亭之战,221年,是三国时期蜀汉君主刘备对东吴发动的战役,地点湖北。陆逊火烧七百里联营,刘皇叔饮恨。

街亭之战:228年,诸葛亮讨伐中原。重用言过其实的马谡,导致街亭失守。 地点甘肃

回答3:

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指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西北)一带大胜曹操军队,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战争日期在公元208年七月—十二日。

襄樊之战:直接导致了关于败走麦城,和后面的彝陵之战

彝陵之战:彝陵之战又称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君主刘备对东吴发动的战役,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3个月后,立刻以替大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气势强劲。东吴国君孙权立即以陆逊率军应战,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军的攻势,更在222年八月彝陵一带打败蜀军。 刘备为关羽报仇进攻东吴,陆逊火烧七百里联营,刘皇叔饮恨身亡。

街亭失守:由于诸葛亮重用言过其实的马谡,导致街亭失守,使蜀国再无机会灭魏,并且导致大军的处境危险

回答4:

官渡之战:曹操打败袁绍确立北方霸主的地位

赤壁之战:孙刘联盟打败曹操,是三国竞争更为激烈,也为后面留下悬念。

襄樊之战:直接导致了关于败走麦城,和后面的彝陵之战

彝陵之战:刘备为关羽报仇进攻东吴,陆逊火烧七百里联营,刘皇叔饮恨

街亭失守:由于诸葛亮重用言过其实的马谡,导致街亭失守,使蜀国再无机会灭魏,并且导致大军的处境危险

回答5:

我只知道 四大战役 不知道还有第五!!
官渡之战:曹操打败袁绍确立北方霸主的地位

赤壁之战:孙刘联盟打败曹操,是三国竞争更为激烈,也为后面留下悬念。

襄樊之战:直接导致了关于败走麦城,和后面的彝陵之战

彝陵之战:刘备为关羽报仇进攻东吴,陆逊火烧七百里联营,刘皇叔饮恨

如果要算第五的话,应该是 北伐中原了,不过分成很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