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跟药剂浓度和使用时间有关。 另外,跟成熟期雨水大有关。 药剂对果粒的生理特性有所改变,增加了裂果的可能性。
导致巨峰葡萄裂果防治措施如下:
1、在果实生长前期和中期,注意多喷水或灌水,这样,次表皮细胞壁和果梗的皮孔会明显发达,可提高引起裂果的临界膨压;对果穗及附近叶片,喷施萘乙酸15毫克/千克加脱落酸100毫克/千克,可以起到增大果实膨压和膨大果实及延长叶片寿命的作用。生长后期尽量不用或延迟施用乙烯利催熟。
2、葡萄园覆盖地膜,可防止根系积聚过多雨水,抑制地表水分蒸发,减少土壤水分变化。干旱时,覆盖地膜与灌水结合能有效防止葡萄裂果。
3、巨峰葡萄结果量过大,会造成果实着色不良,裂果增多,因此要注重调整结果量,因树定产,减少裂果。
4、施入氮肥要适量,增施磷、钾肥,多施有机肥,黏重的土壤还应增加钙肥施用量。
5、改变传统的摘心法,多留叶片。果穗以上副梢全部留2片叶摘心,去掉副梢叶腋间的所有冬芽、夏芽。达到每果枝正常叶片25-26片以上,增强树体调节水分的功能。
6、在裂果初期喷施萘乙酸20毫克/千克加脱落酸100毫克/千克两次,能抑制植株体内乙烯的活性,可以较好地预防因施用乙烯利造成的裂果。
葡萄果实开始上浆前后,果粒纵向开裂,裂果严重时露出种子,亦有少数品种在近果蒂处呈半圆形开裂。裂果发生后,因裂口处易滋生腐生霉菌,使果实腐烂变质而失去食用价值。葡萄裂果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葡萄感染白粉病引起裂果。 ②果粒间排列紧密、挤压过甚造成裂果。 ③土壤水分管理失调,如葡萄在幼果迅速膨大期土壤缺水干旱,果粒发育不良,果肉细胞小而紧密,果皮老化,果实上浆之后突然大水浇灌或遇大雨,果粒骤然吸水,靠近果刷的细胞生理活动加快,吸水膨大,而皮层细胞活动比较缓慢,随着果实膨压的增大,使果粒纵向开裂。 ④ 不同品种之间,对土壤水分失调抗逆性较差,如乍娜、凤凰51、里乍马特、红富士等品种较易发生裂果。兴华1号、峰后、信浓乐、京秀、奥古斯特等品种很少裂果。防治方法 ① 选用不易裂果的品种,如兴华1号、京秀等。 ② 果粒比较紧密的品种可在开花前5—10天用10—25毫克/千克的赤霉素喷洒果穗,拉长穗轴,或在幼果迅速膨大期以前细致疏果,使果粒保持适宜的密度,防止果粒密度过大,引起挤压而裂果。 ③ 合理灌水,落花后7—10天和幼果迅速膨大期,注意土壤灌水,保持土壤湿度,果实上浆后适当控制土壤灌水,严防大水漫灌。 ④ 地面覆草并加覆薄膜,保持土壤水分均衡。 ⑤注意预防白粉病发生,落花后7—10天和幼果生长发育膨大期,及时、适时喷洒1000倍“天达—2116”+2000倍10%世高+3000倍有机硅药液,每15天左右1次,连续喷洒3—4次,可有效地预防裂果现象发生,并能兼防其它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