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摆夹板上摆托钻的装置情况
打开手表后盖,如果摆夹板上所装的摆托钻外面是用簧片(防震簧)架住的,就是防震手表。
如果摆夹板上所装的摆托钻外面装一个圆钢片,依靠两颗小螺钉将圆片紧围在摆夹板上面,就不是防震手表。
2、标志不同
一些进口防震手表的表壳后盖或表盘上通常都注有lNCABLOC或SHOCKPROOF或DIASHOCK或PARASHOCK或ANTI SHOCK等字样。国产表一般注有“防震”字样。
而不防震的手表则不会标注任何有关防震的标识。
3、剩余效应不同
在国家标准中,防震性能标准是用"剩余效应"来表示的,剩余效应指的是检测前手表的瞬时日差与检测后手表的瞬时日差之差。
防震手表从1米高度偶然跌到水平硬木表面时,石英表剩余效应不超过2秒,机械表的剩余效应不超过60秒。
不防震的手表从1米高度偶然跌到水平硬木表面时,石英表剩余效应超过2秒,机械表的剩余效应超过60秒。
一、区别:防震手表的机芯里装有防震器,使手表在受震动时,摆轮轴的轴颈不易被折断,不防震的手表是没有的,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区分防震跟不防震的手表。
二、判断手表是否防震,只要打开表后盖,观察其摆夹板上摆托钻的装置情况,即能鉴别。如果摆夹板上所装的摆托钻外面是用簧片(防震簧)架住的,就是防震手表。如果摆夹板上所装的摆托钻外面装一个圆钢片,依靠两颗小螺钉将圆片紧围在摆夹板上面,就不是防震手表。
三、一些进口防震手表的表壳后盖或表盘上通常都注有lNCABLOC或SHOCKPROOF,而国产表一般也都注有防震字样。
扩展资料:
防震手表并非绝对防震,由于防震碗和摆托钻移动位置有一定限度,而摆轴的轴颈很细(约0.085~0%005毫米),若受到剧烈震动时,还是会折断的。
快摆表的摆轮游丝多为每小时21600次或28800次振荡。为了手表走时准确,必须提高摆轮游丝的振动精度,减少摆轮运动的摩擦阻力。摆轴尖的直径仅为0.08mm(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粗细),这样细的摆尖受到外界震动,容易折断。所以在摆轴上下安装了防震器,有防震装置的表为防震表。
防震表的功能在于,当表机受到微震动时,摆轴尖所受冲击能量通过防震簧的弹力作用吸收抵消并在瞬间复位,避免摆轴尖的损坏,起到防震作用。不过,防震器的性能是有限度的。另外游丝、钻眼、叉瓦、轮轴尖受到剧烈震动都会损坏,所以剧烈震动也会影响表机走时的质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防震表
防震手表与不防震手表区别有以下几点:
1、防震手表的机芯里装有防震器,使手表在受震动时,摆轮轴的轴颈不易被折断。
2、判断手表是否防震,只要打开表后盖,观察其摆夹板上摆托钻的装置情况,即能鉴别。
3、如果摆夹板上所装的摆托钻外面是用簧片(防震簧)架住的,就是防震手表。
4、如果摆夹板上所装的摆托钻外面装一个圆钢片,依靠两颗小螺钉将圆片紧围在摆夹板上面,就不是防震手表。
5、一些进口防震手表的表壳后盖或表盘上通常都注有lNCABLOC或SHOCKPROOF。
6、国产表一般注有防震字样。
7、防震手表并非绝对防震,由于防震碗和摆托钻移动位置有一定限度,而摆轴的轴颈很细(约0.085~0%005毫米),若受到剧烈震动时,还是会折断的。
8、另外,剧烈震动后,还会引起游丝紊乱,造成其它机件损坏。因此防震手表也要避免剧烈的震动。以上是关于手表防震与非防震的区别,希望能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