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水镇明朝属西宁县定康都,清光绪年间为白龙堡,民国年间为白龙上乡,建国后为信宜县六区,1958年为合水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合水区,1986年冬改为合水镇,2002年被定为广东省的中心镇。 合水集镇清初杨国威将军所建,从那时起一直是毗邻信宜、高州、罗定、阳春4市13个乡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中心。1940年至1952年信宜在合水设立区所,曾管辖现信宜市的平塘镇、新宝镇、思贺镇和现高州市的马贵镇、古丁镇。 合水南北朝、隋为僚人居住,唐开元年间大泷国灭被南迁的少数民族瑶化,明万历的罗旁战事后,大量客家兵入籍才汉化,经清杨国威发杨,所以合水为岭南持色的客家文化。
2014年,合水镇新建3个村级文化广场,杨茂兰家庭荣获第九届广东“十大优秀书香之家”称号,为茂名市唯一获殊荣的一个家庭。举办“客家山歌”大赛、篮球赛、节日晚会等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石硖梯田位于广东省信宜市合水镇的大水岭
这里梯田如练似带,从山脚盘绕至山顶,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彼此绵延起伏,一气呵成。大水岭石硖梯田,一年四季的景色各异,魅力不同。 春天,万物复苏,梯田开始灌水,农民们犁田、砌埂、削壁、灌田或牛拉,或人牵,点缀在如镜般的梯田水面,勾画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风光。云雾弥漫于梯田之间,在晨光的照射下,梯田如漫山舞动的条条白练,蜿蜒于群山之间,又如一面面镜子,映照着蓝天、白云,与山岗上红的桃花、绿的杉树,翠的毛竹,构成一幅幅春天画图。夏天,层层梯田铺青叠翠,苍绿的禾苗,随风起舞,连着山岗的红花绿树,仿佛天地间浑然是一片浩瀚的绿海,万山一尘不染,空气格外清新,只要轻轻吸一口,甜丝丝,香喷喷,令人感到神清气爽,两腋生风。秋天,便是人们收获的季节,如同黄金飘带般的稻浪,在微风中此起彼伏,遍地金黄,往上看直拍天际,往下望如大海扬波。冬季梯田虽已收割,看似有点荒凉,但仍不失其英姿和魅力,遇上寒流结霜,层层梯田白皑皑一片,这幅幅图景,正是“春飘条条银带,夏滚道道绿波,秋叠座座金塔,冬砌块块白玉”。因此,一年四季的景色各异,魅力不同就在这里。 念馆原址是杨国威公故居,后来成了【国威杨公祠】它建造于清康熙末年,土木建筑,熟砖包皮(即青砖包住屋子的外表,像我们今天的瓷砖),雕梁画栋等等,但不幸的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文革认为是四旧把所有的木材、石、砖一块不剩的拆掉了,拿去建粮所。
重建于一九九三年润三月十五日在合水街背土屏山脚,楼子村,坐壬向丙,名:世德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