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投影法将所需画的建筑、设备等空间物体投影到一个平面上,再在投影的平面上将这个投影图画出来,投影过程中,正对光源部分都能看到,这些部分直接在投影面上画出来,用实线表示,这些部分是可见的;背对光源部分及其内部结构、凹陷部分等无法直接看到,一般在投影面上用虚线表示,这部分是不可见的,在作图时候就需要判断在投影过程中,哪些在投影面上能直接看到,哪些看不到,这就是需要判断可见性。
工程制图的操作面是在二维平面空间上进行,也就是在平面上进行制图,不是三维制图,一般分为正、侧、背面图、平面图、剖面图、大样图等,它无法将立体空间直接表达出来,只能表现出建筑、设备等一个投影面的情况,一般用三视图进行表达,也就是正立面、平面、侧面三个方向。
举个简单的例子进行说明:
下图是一个零件的立体图,底座两侧有两个伸出部分,这部分有一个凹槽,中间部分是一
个空出一个圆柱的圆筒结构,现在画出这个零件的三视图。
(1)正立面图:
从零件正立面方向进行投影,进行可见性判断,底座及圆筒正面部分都是可见,底座伸出部分也是可以见的,用实线表示,底座凹槽部分则不可见,用虚线表示,作图如下:
(2)平面图:
从零件顶部平面方向往下进行投影,进行可见性判断,底座及凹槽部分,圆筒外表面都是可见的,实线表示,圆筒内部的空心圆柱是不可见的,用虚线表示,作图如下:
(2)侧面图:
从零件侧面方向往下进行投影,进行可见性判断,圆筒外表面一层是可见的,底座及伸出部分也只看到一侧,在投影面上另一侧和它重叠(重叠的虚线就不需要画了),实线表示,圆筒内部的空心圆柱是不可见的,用虚线表示,作图如下:
综述:工程制图是研究工程图样的绘制和阅读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用投影法(可参见画法几何)解决空间几何问题,在平面上表达空间物体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工程制图过程中,如何绘制空间物体在平面的投影,需要深刻理解空间物体投影的过程,正对投影面能一眼看到的则是可见投影,不能看到有遮挡的则是不可见投影,准确的判断出可见性,才能正确的在图纸上表达出空间物体的实际投影情况而绘制出图形。
判断在该视图方向。所有轮廓线的可见性,看的见是实线,看不见是虚线。
1、分析物体的三视图,明确点所在的物体是什么,
2、判断点在物体表面上的位置,
这一步是表面取点的前提。点在物体表面上的位置与点的投影所在的视图及投影可见性有关。注意不可见的投影用括号,所以很容易识别。如六棱柱表面上的B点,其正面投影不可见,该点位于六棱柱后面正中的表面上。
3、判断点所在面的投影特性,
分析点所在面的投影特性这一步是关键,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采用不同方法。
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投影法将所需画的建筑、设备等空间物体投影到一个平面上,再在投影的平面上将这个投影图画出来,投影过程中,正对光源部分都能看到。
这些部分直接在投影面上画出来,用实线表示,这些部分是可见的;背对光源部分及其内部结构、凹陷部分等无法直接看到,一般在投影面上用虚线表示,这部分是不可见的,在作图时候就需要判断在投影过程中,哪些在投影面上能直接看到,哪些看不到,这就是需要判断可见性。
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投影法将所需画的建筑、设备等空间物体投影到一个平面上,再在投影的平面上将这个投影图画出来,投影过程中,正对光源部分都能看到,这些部分直接在投影面上画出来,用实线表示,这些部分是可见的;背对光源部分及其内部结构、凹陷部分等无法直接看到,一般在投影面上用虚线表示,这部分是不可见的,在作图时候就需要判断在投影过程中,哪些在投影面上能直接看到,哪些看不到,这就是需要判断可见性。
工程制图是研究工程图样的绘制和阅读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用投影法(可参见画法几何)解决空间几何问题,在平面上表达空间物体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工程制图过程中,如何绘制空间物体在平面的投影,需要深刻理解空间物体投影的过程,正对投影面能一眼看到的则是可见投影,不能看到有遮挡的则是不可见投影,准确的判断出可见性,才能正确的在图纸上表达出空间物体的实际投影情况而绘制出图形。
如图所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7%A5%E7%A8%8B%E5%88%B6%E5%9B%BE/4666?fr=aladdin
就是判断在该视图方向,所有轮廓线的可见性,看的见是实线,看不见是虚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