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究竟是魔童还是神童,为何成于佛教盛于道教?

2025-04-14 15:31:1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2019年的夏天,人们迎来一部让人惊喜的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在一片叫好声中,电影里的哪吒形象却颇受争议,一改深入人心的小萌娃形象,转为面部表情怪咖的模样,觉醒之后,则是一个威风凛凛的少年。

对于哪吒形象的讨论,成了热点话题。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形象,到底有没有依据?我们不妨从哪吒的来源说起。  

哪吒形象,是来自印度吗?受《西游记》神话的影响,大多数人一直认为哪吒是中国的原创神,但实际上,哪吒从何而来,主流说法是来自印度,是随着佛教一起传入中国的。 

相传哪吒是毗沙门天王的儿子,佛教典籍《佛所行赞》中有记载。其中的毗沙门是梵文译音,翻译过来就是多闻天王,意思是福德闻于四方,是佛陀坐下四大护法之一,他身着甲胄,右手持慧伞、左手持神鼠,日常工作是护持须弥山北方世界。  那罗鸠婆也是梵文译音,中文译名哪咤。他虽是毗沙门天王之子,母亲是吉祥天女,师傅是释迦牟尼,他三头六臂,手持戟,神通广大,但却生得一副夜叉模样,是夜叉一族中的统帅大将。这就是中国神话中哪吒的原型。 

在唐朝以前,中国是没有哪吒的,直到唐朝高僧大广智不空翻译佛经后,才确立他是毗沙门天王家第三子的地位,后世称哪吒三太子就由此而来。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小魔童,倒和佛经中所说的,颇有相似之处。 后来被道教吸收的哪吒,从丑陋的夜叉,到忿怒且庄严,哪吒完成了从印度到中国的变化。

他后来变成我们所熟悉的那个神仙娃娃,就多亏了道教和文人们的演义了。那罗鸠婆最早的中文译名是哪咤,进入中国,随着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间的普及,哪咤这一形象也被道教所吸收,创作出了具有中国血统的道教灵童——哪吒。也就是说,那罗鸠婆那咤虽然是中国哪吒的原型,但两者不可混为一谈。

在哪吒形象的改变之初,佛道的划分还比较模糊,这就造成了一些非常有趣的事情,比如按照佛教的说法,哪吒是多闻天王之子;而随道教的流传,民间传说中出现了哪吒父亲是托塔天王的说法,文人们在创作的时候,常常把这两重身份混淆。

不管哪吒归属哪一派,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都是很光辉耀眼的。

回答2:

电影里那句话送给你“人的成见是一座大山”,是魔童还是神童,要看你自己究竟选择了什么!

回答3:

托塔李天王家的三太子,最早传说来自古波斯和古印度教的神话,随着本土化的传教,宋代起就从古盛传至今,由佛教护法军神“那咤”演变而成[6],故事已在唐末有之,主要定型于闹海传说与屠龙之说的内容,以及降魔伏妖再成仙成圣等古籍文献,出生奇异,一身神器,能变化三头六臂又或三头八臂,百邪不侵专克摄魂夺魄的莲花化身。在中国各地成为世代传奇且家喻户晓的著名艺术形象

回答4:

算是两个阶段,李靖是托塔天王,算是佛教儒家传人,相传哪吒是帮忙托塔的,所以算是佛教。后来剔骨削肉,由太乙真人救活,太乙真人是道教。

回答5:

哪吒应该说他是一个神童,但是在新的动画片儿里改变为成为了一个魔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