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传统美德在指导人们的言行处世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仁”可以说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不仅在各个历史时期,在各种道德中是最基本也是最高的德目,而且在世俗道德生活中也是最普遍的德行标准。
在中国文化中,“仁”与“人”是同一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的特征。“仁”的核心是爱人,“仁者爱人”,其根本是孝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论语·学而》)。孝悌之德的基本内容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它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得到普遍的奉行,是民族团结的基石。孝悌的扩展就是忠恕之道。孔子把“恕”作为“一言以终身行之”的道德准则,认为“忠恕之道”是“为仁之方”。忠恕之德的基本要求是以诚待人,推己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