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谁能帮忙写一篇日本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和经济效益的概要,大概500字左右。

2025-04-13 20:34:20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近年来,动画片在日本文化产业中的地位日益举足轻重。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日本动画片在国内外的人气飙升,经济效益不断增长,在世界上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

据统计,日本电视台2000年每周播放60部动画片,2003年,每周增长到80部。动画片的经济效益也在大幅增长,2002年达到2079亿日元,比2001年增长了近12%,而与1990年相比,增幅则高达94%。 2002年,日本与动画片相关的玩具、DVD、游戏、文具、服装等商品的市场规模达到2兆日元。

在国外,日本动画片也很有市场。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统计显示,日本动画片在全世界播放的动画片中约占60%。2000 年以后,每年在美国播放的日本动画片在40部以上,收入达530.4亿日元,销售与动画片相关的商品收入达4920亿日元。日本动画大师宫崎峻的动画巨片《千与千寻》不仅在2002年摘取了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和美国奥斯卡奖,票房收入超过《泰坦尼克》突破300亿日元,成为日本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影片。这部艺术商业双丰收的影片也使日本动画片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大大提高。

日本动画片之所以在国内外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首先缘于它的内容。日本的动画片不像美国迪斯尼动画片仅面向儿童、以逗乐为主,而是本着尊重儿童、重视儿童的宗旨,以平等的态度站在儿童的角度,深入挖掘儿童的内心世界,把握儿童的兴趣、爱好和想像力。因此日本动画片表现的内容从不简单化,而是渗透着成人的世界观,充满人情味和新奇的想象,表现了人类的智慧。这是动画片不仅吸引儿童、也同样吸引成年人的重要原因。《千与千寻》就是以它深刻的寓意和丰富的内涵才引得众多成年人也前去观看。

其次,日本高水平的动画创作和制作队伍是日本动画片成功的基础。日本动画大师级人物手冢治虫和宫崎骏的崇高地位丝毫不亚于其他艺术家。作为日本“动漫第一人”,手冢治虫笔下的《阿童木》形象家喻户晓。科学家们开发机器人都从《阿童木》中获得灵感。而动画大师宫崎骏每有新作总能在日本引起轰动。目前,他的新作《哈尔移动的城堡》在日本已突破《千与千寻》的票房纪录。

日本动画片的艺术性很高,丝毫不给人“小儿科”的感觉,《千与千寻》能够获奥斯卡奖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日本搞动画的人比搞文学创作的人更赚钱,因此利益驱动也使更多的优秀人才献身于动画制作。日本不仅有专门的动画制作学校,最高学府东京大学还开设了动画专业。动画在日本的重要性也由此可见一斑。

此外,精益求精的动画片主题曲也为日本动画助阵。日本动画片的主题歌虽然旋律并不复杂,但非常有特点。歌手人选和歌词的内容都是根据故事情节和导演的意图来决定的,歌词从大量投稿中严格挑选,观众往往一听到主题曲就能马上联想到故事的主题和主人公的命运。在日本低迷的唱盘市场,平均每个歌手的专辑销量只有3000张,但很多动画片主题曲的销售量却都在20万张左右。《名侦探柯南》的相关主题曲唱片的销售就已突破100万张。

大力推销也对日本动画片的发展与推广起到很大作用。近几年来,日本已经举行了3次大型动画片展览会,每次都有上百家制作公司参加。展览会上观众爆满,气氛热烈。

最后,日益壮大的观众队伍也是日本动画片发展的关键。当今的日本人更喜欢“看”书。相对于“读”书,“看”书更多看的是一目了然、轻松愉快的图画。日本流行一种名为《漫画》的小人书。人们在电车上短短十几分钟就可以看一大本。书的内容涉及各个方面,表现手法夸张,同时给人一种美感。日本的动画片其实就是银幕和银屏上的漫画。

回答2:

说到日本就不得不和中国相比一下了
1日漫总的来说是长辈了,而中国动漫算晚辈吧,是有一定差距的,而且日本动漫是由专业的学校声优漫画家专职制作的,中国还多是以教育为基础制作动漫,性质上是有一定差距的,而且中国没有成立专业的学校或其他的来培养人才,很多喜欢动漫的人都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制作出的中国动漫就没有日本的这么好了,这就是目前中国动漫事业的性质,这与日本动漫事业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中国不从多方面(如制作各年龄段的动漫,从娱乐方面制作动漫)来考虑动漫制作,想超过日本或成为另一个动漫大国是绝对不可能的!!!!
2说实话,有金紧龙的动漫故事情节有点像某部日本动漫,在此我就不明确点出了,不过金龙的有些美型漫画仔细看有点像日本19世纪的漫画风,不是我自己损我们中国漫画的事业,不过我们中国人应该大大方方的去学习日本的一些长处,口头上说原创,但都不去积极学外国的一些好的地方,不过说实话我们的4格漫画真的不错,我们多格漫画没有日本的那么精,我们的Q表情太多了,背景基本都是颜色带过,线条比较以主线为主,那些阴影之类的很少(指彩色漫画),金龙的经典体现在我们中国人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漫画事业,是经典,但对于外国来说,还不能这么称
3各有各的好处,不能说的那么绝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有些中国的漫画我很喜欢看,但有些日本的漫画我也喜欢看,但两国的漫画我都有不喜欢的一些漫画,中国的四格漫画简单又好看搞笑,日本的漫画我比较喜欢多格的,有剧情,有意思
45这两个问题我的想法在1那里已经写有了,我认为这两个问题,日本都比较有优势,因为日本出来较早,谁小时候不是看奥特曼花仙子一休小丸子之类的?可见日本动漫已经深入人心了,中国动漫还在基础阶段,热切中国动漫多处于教育阶段,会让大多数孩子觉得无聊幼稚之类的吧,相对来说,日本的种类有很多,教育娱乐家庭爱情的都有,大众化,符合各个年龄层的,中国动漫多是为了教育本国孩子,日本更全球大众化,对于六十亿人来说日本优势很大!中国要改变一下方案啦!建议在1也写有了
6中国剧本其实也不错,不过用画的方式表示出来,毕竟还是有很多人不是专业的,画出来后制成动漫的感觉就会让人觉得不怎么样了,说以中国制作的技术还是要加强!像秦时明月和最终幻想都是3D版的,但制作的功夫和感觉画面的粗细就不一样了,楼主你会不会也这样认为?剧本的话我本人还是比较支持日本的,我很喜欢日本动漫,因为它很符合大多数人的实际或内心,让人很有感觉,楼主也喜欢日本漫画,不知道有没有这种感觉呢?
7因为日本比较注重动漫事业发展,办理了学校,专业,声优,专门的制作人专门的外语翻译,而中国还不具备这些,对于动漫的投资由上可看出日本为动漫资金较大,因为日本动漫符合的年龄层较广,进入市场较久,相比之下中国动漫的市场就不是那么好的了
8中国的单张唯美图比日本要好一点,上网查百度图片有很多漂亮的图片都出自中国人之手,因为只要你认真就会画得很好,而且日本多注重内容,相比之下中国的多格动漫就有些马马虎虎,背景人物都不是那么精细,颜色的明暗也就是一两种颜色大块大块涂,线条勾粗粗的,背景单一颜色,很少有实物总的来说日本的还是较好,毕竟人家专门去学去专修,还有专业的剪裁,我们还不能和日本漫画比
9中国主要是由私人或多是由国家制作,从幼儿基础考虑,多是教育,私人的都是上网制作后传的,或在漫画书上登,很少有像喜洋洋的私人被国家认可(听说是更某电视台钱才出的,后来还是归国家了),国家对这个投入不大,没有鼓励人们,听说我们中国动漫的配音都是来自电视台的人,没有专业的人配。日本动漫多是由游戏或漫画得到一定支持率才出的,这样人气就会大一些了,这些多为私人,但这些私人也是有技术含量的,像宫崎骏之类的,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室可以自己制作,然后得到国家认可的,或有些人没钱,画之后有很多人支持,就会有经纪人帮出版,就像明星出专辑那样,这些专业人士的作品,都是要有人支持的,肯定是画的好人家才支持嘛。制作的方法也是专修的,而且日本的动漫制作不好的人不支持就会被停止制作,人家多讲品质质量啊,所以就比较好了,这就是日本的制作创作方式
其实不是我特意要说我们多么不好人家多么好,我们还是要学习的,我们要以学习的心态看待日本动漫,有些人说日本的漫画是色情,有些是有那么一点点,不过中国的有些网上漫画也有一些不好的东西,我们要学习学习!!!!!!!
这就是他们的不同,你可以从中写,最后,我想对楼主说,我打了一个半小时,给点分吧~~~~~~~

回答3:

日本的动画最早于上世纪60年代出口到国外。当时,欧美国家购买廉价的日本动画片,只是为了填补儿童节目的不足。然而,日本动漫的独特魅力逐渐征服了许多国家的观众。日本经济产业省的统计显示,在全世界放映的动画片中有近六成是日本制造的,韩国方面则认为其比重为65%。2003年,日本销往美国的动画片以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为43.59亿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国的钢铁收入的4倍。目前,广义动漫产业已经在日本国内生产总值中占十几个百分点,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
蒸蒸日上的动漫产业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对“内容产业”的整体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仍以2003年为例。这一年,日本的内容产业市场规模即已达到14.7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110日元),其中,除动漫产业外,包括出版、广播电视、音乐、卡通形象等相关产业市场的规模合起来超过了10万亿日元。
2003年,日本政府成立了“知识财富战略本部”,正式把“新文化产业”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这一产业放宽限制,增加预算,完善相关法律。同时,日本民间也开始积极兴办动漫学校,通过举办动漫和游戏大赛等各种方式,下大力培养人才,壮大动漫和游戏的创作队伍。如今,仅在东京,就有几千家动漫和游戏软件公司。这些公司的职员一般每天都要工作12个小时,他们所制作的新产品源源不断地被输往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