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父亲的病》读书笔记

2024-11-29 13:37:5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很少看书的我,今天为了完成任务看了鲁迅的朝花夕拾——父亲的病。 文中,前段说了看病难,后段是说选医难。 千金难求一方,何况普通人家,哪有千金?请了医生,还要看他心情,如果他心情不好,病人好的几率越小。心情好了,钱给少了,也不肯。而且想尽办法想把你的荷包瘦身,左一个出诊费,右一个手续费……一大堆的费用能把一个胖子吓得变成瘦子。可是,为了病人的病情,不能不付。有钱付还好,可是那些穷人呢?为了付钱,砸锅卖铁,倾家荡产,左求人右借钱的,有的甚至为了那天文数字的医疗费,卖血卖肾。这就是现实,不得不接受的现实,这就是社会不得不面对的社会。医生一个伟大的职业,可是在现实里,从古到今,真正能治病的,治好病的都是要钱,除了那些无私的医生,可是有多少呢?有多少人会不收钱的就诊呢?如果都是这样,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是因为没有钱付医药费而病死,他们的病情也能及时的得到治疗;也不会因为没钱付医药费而病一直拖着忍着,慢慢的一个病引起更多病,最后到没药可医;更不会因为没钱付医药费而一家人都负债累累,然后父债子还,小孩受罪,后代一直在债务中煎熬。 当钱的问题解决,那就剩选医。医生有庸医和良医,遇见良医,那恭喜恭喜,可是遇见庸医,不但病情没有缓解还越加严重,可能还会得上其他病,最严重的是治死人,落个人财两空。古代有法师、巫师等迷信的治疗方法,此类不但病没治好,还灾祸连连。很多达官显贵,为了长寿,炼丹、烧香拜佛,后来并没有长寿,有的还死的更快。这些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治疗方法,其实我们都知道,可是,为了病人,为了那个生病的亲人、朋友,我们愿意尝试,我们希望他的病好,任何机会我们都不想放过。就为了这个小小心愿,我们被多少人骗?为了病情能好,不知道走了做多少弯路。那些骗子,那些庸医,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牺牲我们。把我们的希望踩在脚下,把我们的感情变成他们利用的工具!他们把良心变成了狼心,“liang”变成了“lang”,他们的心没有爱心,他们没有“i”! 现在想来,为什么开始鲁迅先生先学医,后弃医从文,医术再高,是能治好人们身体上的病,可是那些人的心,没得救!鲁迅先生,把自己的笔墨化成一把把手术刀,从思想上教育着人们的心灵。可是在这,我想说,鲁迅先生,虽然你的文字已经保留的下来,可是这社会的黑暗还是没有改变,这“看病难,选医难”的状况,还是没有发生变化! 在看完鲁迅的“父亲的病”这篇文章后,紧接着我看了“琐记”这篇,刚看题目我就想到,这篇文章应该是说平常的琐事,但是我印象里鲁迅的文章不会就那么简单,如果只是平常琐事,那还像他的写作风格吗?我记得他的文章里都有人生哲理,他的文字里会是一个社会的缩影,讲述着社会的黑暗、腐朽的一面,或者是社会里感人的一面,让人激愤;让人感动;让人愧疚;让人悔改……所以,带着这样的认识,我一步步的深入读这篇短短的文章。 时间在指尖流过,从前没有的,现在有了;从前有的,现在丢失了。有的找得回;有的已经濒临灭绝;有的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无迹可寻了。 以前每到过年,我都高兴得红光满面。因为那时候过年有红包,有家人,有礼物,有好吃的,有好玩的,有好看的。一切都那么美好;那么的热闹;那么的高兴;那么的甜美;那么的……可是现在,一家人总有事情,过年了就不能团聚。长大了,没有红包了。礼物再厚重,也没有当初的喜悦了。吃着吃的,觉得很平常,甚至有所拘束。没有什么好玩的,因为一个人玩,总是觉得孤独,而且别人还说你幼稚。那些每年的联欢晚会,不再是辞旧迎新,不再是节日喜庆,而感觉是演员们的作秀,为了提高知名度,为了提高那些的价值,为了赚更多的钱!每次晚会结束,讨论的不是新的一年的美好,不是晚会节目的喜庆,而是某某为了这个节目投资了多少多少钱,而是某某上了春晚,而是某某好漂亮,上春晚的某某是谁谁谁,某某有什么“光荣事迹”,我想说,那些都是别人,那么关注别人的事情很快乐吗?很开心吗?那些喜庆的气氛你们就没感受到?只感受到这些?实话,我也没感受到喜庆的气氛,可是,这些让我更加无奈,让我觉得,春晚已经失去了他本来的价值。就连来客放鞭炮不再是喜庆,而只是一种形式。拜访亲戚都觉得很麻烦,那只是一种金钱交易,你的红包换来我的红包,你的礼物换来我的礼物。感觉全都变了味……我记得有人说过年不喜悦是因为收债,而我觉得现在过年那些喜悦的都慢慢变了,那些感觉都慢慢变了,喜悦的心情也慢慢消失了,过年这日子何来喜悦之谈? 虽然有点和鲁迅先生的文章有点偏离,可是看了他文章后我想到的就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