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一战的 必然性 从 国家 体系 人物 上分析

2025-04-13 16:13:13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并不是偶然的,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合乎规律的现象,是具有深厚的经济政治根源和长远的历史渊源的”。【1】
要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否可以避免,就应从一战爆发的成因说起,下来,笔者则就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成因对一战爆发的必然性加以阐述。
(一) 垄断资本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深厚根源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并在不断的激励竞争中导致了垄断的产生和发展,并先后在各个资本主义大国形成垄断组织。
斯大林曾说:“不是平局利润,也不是那照例比平局利润稍为高的超额利润,而正是最大限度的利润才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动力”,【2】斯大林十分清晰的指出了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正是在这种本质的驱使下,“垄断资本主义比起垄断前的资本主义更加贪婪,更富有掠夺性、侵略性和冒险性”。【3】这些垄断组织不仅要垄断国内市场,也要垄断国外市场,这是使得他们在利益的诱惑下,势必走上对外侵略扩张和对外发动战争的道路。
当垄断组织的金融资本不断增加之时,他们就开始寻找更加广阔的国外投资场所、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而殖民地无疑使最方便的地方,但是,当帝国主义纷纷形成之时,世界领土已经被瓜分完毕,在想对外扩张,只能重新瓜分,但这绝不可能用协商来解决,因此世界掠夺者之间的战争就不可避免了。
“正是由于垄断资本主义的掠夺本性,他的基本特征和经济规律决定了二十世纪初这场前所未见的世界性帝国主义大屠杀必然来临”。【4】
(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5】到了帝国主义时期,由于身缠的高度集中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特别是垄断的确立,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型衣长加剧了。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往往以跳跃的方式,在很短的时间内赶上甚至超过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 特别是美国、日本和德国,成为第一批超过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他们坚持要重新瓜分已经分完的世界,摄取新的销售市场和势力范围,一场激烈的新老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对抗在所难免。
尤其是德国,在德国统一之后参与了对殖民地的争夺, 要求建立一个与其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相称的帝国并开始寻求对欧洲的领导地位,但是, 德国人发现, 他们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地区都受到了英国辽阔的殖民地的阻挡,于是英德矛盾日益尖锐。
然后,不仅是英德之间,几乎所有的强国都卷入了这场对绝对统治权的争夺,因此,他们在一个有一个的地区发生冲突。英国和德国在东非和西南非;英国和法国在暹罗和尼罗河流域;英国和俄国在波斯和阿富汗;德国和法国在摩洛哥和南非。局部冲突的不断,使欧洲国家逐渐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预示着一场全球性的武装冲突即将到来。
(三)、帝国主义经济危机的到来使一战不可能被避免
“经济危机这个‘社会瘟疫’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天然伙伴,它在帝国主义时期,不仅无法摆脱,反而更加频繁,更加深刻”【6】,20世纪初,各国的垄断组织相继形成,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更加尖锐,当垄断的强度越来越大时,一场空前规模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如期而至。
1900年和1907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接连发生,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上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因此,各国垄断资本采取各种办法来转嫁危机。在国内,他们把危机转嫁给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身上,垄断资本家一方面缩减生产,使大批的工人失业;另一方面,家中对在业工人的剥削,这一做法,使无产阶级和资本阶级的矛盾尖锐化,各国的工人罢工运动不断的发展和壮大。在国外,“垄断资产阶级还千方百计的向经济落后国家,特别是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输出危机’”,【7】垄断资本主义不断的向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倾销过剩商品,压低原材料价格,进行不等价交换和扩大资本输出等。并且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进行更加残酷的剥削和掠夺,尤其是对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工业进行严重的摧残,给各国落后国家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帝国主义还将危及互相专家,都企图把灾难引向对方。他们通过关税政策、降低产品价格、低息贷款和施加政治压力等方法,竭力的夺取对反给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而对方则以保护关税、重建心的经济、政治、军事联盟等方法相对抗、因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也就更加激化了。
国内与国际的矛盾和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迫使欧洲国家的政府走向通过战争解决这些问题的道路。都想利用战争,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摆脱即将到来的经济危机和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这样,即将爆发的这场经济危机,就成了战争的催化剂,使世界性规模的大战不可能被避免,只能到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列强准备和酝酿了整整几十年的结果,是他们几十年来所推行的扩张政策的积蓄,“根据列强侵略意图,早在七十年代末欧洲便开始形成各种秘密军事政治集团和同盟”,【8】正是列强们合纵连横的结果。随着两大军事同盟的形成,欧洲的力量分布状况最终被固定下来,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观前提,影响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不断迫近。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他有着深刻的经济和政治根源,这是在长年的日积月累中不断形成的,尤其是在20世纪初那样的背景下,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了当时列强们侵略扩张的最好途径和方式,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军备的竞赛以及局部冲突不断,都在无形的推动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利益的冲突和经济危机的产生,更是成为列强们对外侵略的最好借口,所以笔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不可避免的。

参考文献:
【1】 萨那、孙成木、余定辉等:《第一次世界大战史》,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页
【2】 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30页
【3】 萨那、孙成木、余定辉等:《第一次世界大战史》,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页
【4】 萨那、孙成木、余定辉等:《第一次世界大战史》,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页
【5】 萨那、孙成木、余定辉等:《第一次世界大战史》,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页
【6】 萨那、孙成木、余定辉等:《第一次世界大战史》,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3页
【7】 萨那、孙成木、余定辉等:《第一次世界大战史》,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4页
【8】 N.N.罗斯图诺夫,《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第54页
倪乐雄:《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源再思考》,《军事历史研究》
时殷弘:《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成因》
代丽华:《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巴尔干地区形势——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科技信息,2008年第11期
陈欣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英德矛盾》,社科纵横,2006 年3 月总第21 卷第3 期

回答2:

1)从理论上来讲,外因上讲,帝国主义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极端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内因上讲,帝国主义的本性是极其贪婪的,这种本性就意味着侵略性。
2)从实践上来讲,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相继进入帝国主义,且围绕各自的利益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直接对立的军事集团,也就意味着战争的可能性。
3)巴尔干特有的地理和历史原因又使得它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先看巴尔干的地理位置,处于三洲三洋五海之地,,地理位置重要。其次我们再看战前巴尔干的历史形势,战前,巴尔干上各民族纷纷摆脱土耳其的统治而独立,同时俄国和奥国也把此时看作是在巴尔干扩张自己实力的绝好机会,这就使得战前的巴尔干局势紧张,战争一触即发。
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回答3:

一战的必然发生的最最重要背景是以电气化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到来,美德这些率先进入电气时代的受益国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极大增强,而先前第一次工业革命(也就是蒸汽时代)的受益者英法因为有高额的殖民地收入和广泛的倾销市场(比如印度中国),惰性很大,不愿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经济实力急剧增长的美德对现有世界殖民体系划分的不满。 用咱老百姓平常的话说,就是你有钱了,光有钱不行,你的政治要求也跟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