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纶用什么诗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

2025-04-14 01:41:18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卢纶用《长安春望》和《晚次鄂州》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1、长安春望

唐代: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译文:

东风吹拂,微微春雨洒过青山;登高远望,长安城中房舍叠嶂,草色闲闲。故园就在梦中,可是何时才能归还;冬去春来,江上舟来舟往,又有几人得以还家。

长安城外,河流原野,纵横交错,一直延伸到天边浮云之外,长安城中,宫阙参差错落,笼罩在一片残阳之中。

又有谁理解我这位读书人,生逢乱世,孤身一人,满头白发,形容憔悴,漂泊流荡在荒远的秦关。

2、晚次鄂州

唐代: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译文:

雾散云开远远望见汉阳城,孤舟漂游还要走一日路程。

商贾在白日睡觉知道浪静,船夫在夜间说话感到潮生。

看三湘秋色两边鬓发衰白,望万里明月思归心意更增。

家乡旧业已经被战乱毁尽,哪堪再听见江上鼓角声声。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长安春望》:

此诗首联“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开篇紧扣题目,写在长安“春望”。“东风”句,侧重写望中所见。卢纶是河中蒲人(今山西永济县人),家乡刚好位于长安的东面,说“东风吹雨”,是说东风从家乡吹来,自然引出思乡之情。

“却望”,是回头望。“千门”,泛指京城。“草色闲”的闲字用得巧,春草之闲正好与人心之愁形成强烈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首联是登高而望,在景语之中,流露出复杂感情。

《晚次鄂州》:

《全唐诗》于此篇题下注“至德中作”,时当在唐朝安史之乱的前期。由于战乱,诗人被迫浪迹异乡,流徙不定,曾作客鄱阳,南行军中,路过三湘,次于鄂州,而写了这首诗。

本诗极力渲染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由于作者是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来表现的,所以有真情、有实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特别是第二联的描绘入微,第三联的造语精妙,都足以令人一唱三叹。

卢纶,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汉族,河中蒲人。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

回答2:

《晚次鄂州》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卢纶用这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其中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更是淋漓尽致的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万里归心只能对明月诉说!

《长安春望》 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这首诗表达了卢纶对故乡的思念,字里行间抒发着无尽的思乡之情!

回答3:

《晚次鄂州》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长安春望》 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