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区东南部,始建于582年。唐代进一步修建完善,并增建了大明宫、兴庆宫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之一。582年,隋文帝下诏兴建新都大兴城,宫城为大兴宫,宫城正殿为大兴殿,大兴殿正门为大兴门,新设禁苑为大兴苑。大兴城平面布局规整,整个城市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三部分构成。外郭城形状近方形,东西宽度略大于南北长度,由于城墙过长,修建时间仓促,大兴城初完工时城墙较低矮,以后陆续增筑过多次。
大兴城外郭城南、东、西三面各开三门,到了唐代相承未改。南面中间为明德门,东为启夏门,西为安化门;东面由北至南依次为通化门、春明门、延兴门;西面由北向南依次为开远门、金光门、延平门。北面两门都在宫城西侧,西为光化门,东为华林门,唐改为芳林门。城内靠北墙中央为宫城,其南为皇城,其余部分共有14条东西向街道,11条南北向街道,把外郭城分成排列规整的坊市。以全城南北中轴线朱雀大街为界,两侧相互对称。全城共有109坊。
宫城即大兴宫,是皇帝寝居和处理朝政的场所。宫城内部分为三大部分,中间部分供皇帝寝居临朝。东面为东宫,是皇太子的寝居之地。西面为掖庭宫,是普通宫女的住所。宫城南面有门连同皇城,北面有门出城入大兴苑。
皇城在宫城的南面,是朝廷各个部门的办公区。除个别一些部门有特殊情况外,几乎全部政府机构都集中在这里。此外,祖庙和社稷坛也按照《考工记》“左祖右社”的说法,分别排列在皇城城垣内的东西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