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螺之所以会抖,是因为太松了。
陀螺指的是绕一个支点高速转动的刚体。陀螺是中国民间最早的娱乐工具之一,也作陀罗,闽南语称作“干乐”,北方叫做“冰尜”或“打老牛”。河北吴桥地区被成为bo。
形状上半部分为圆形,下方尖锐。从前多用木头制成,现代多为塑料或铁制。玩时可用绳子缠绕,用力抽绳,使直立旋转。或利用发条的弹力旋转。传统古陀螺大致是木或铁制的倒圆锥形,玩法是用鞭子劈。现代已有用发射器发射的陀螺。当然,还有一些“手捻陀螺”十分普及。陀螺,是青少年们十分熟悉的玩具。风靡全世界。中国是陀螺的老家。从中国山西夏县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发掘了石制的陀螺。可见,陀螺在我国最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超小型陀螺的玩法,是用手拧,一般孩子抽陀螺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水平抽法,这是弯身从身侧把陀螺往前抛,当陀螺离手后,绕在手上的绳尾,迅速的向后一抽,陀螺就会沿着地面,水平的旋转前进。第二种是垂直抽法,是将陀螺高举过顶,由上向下,边抽边打的一种手法,这是「杀手」动作,如果不会,就无法处置别人的「死陀螺」,容易吃亏,会这一种打法才能参加比赛,赢得胜利。
一般孩子们玩陀螺有两种比赛方式。第一叫做分边法,是将参加的人分成两组,然后大家一起抽陀螺,看看那一组的陀螺先倒在地上。会打的人,陀螺就会在地上旋转得比较久。不会打的人,陀螺很容易在地上乱滚,或是转得不久。倒在地上的陀螺,就称为「死陀螺」,只有任由对方劈击宰割了。输的这一方,为了避免自己心爱的陀螺,被对方钉宰,可以掉换一个小而硬的陀螺来代替。这时,赢的这一方,用自己的陀螺,高举过头,对准目标,向下猛击。
第二是画圈法,在地上画一个圆圈,圆圈的中央,再画一个小圆圈,各人轮流将自己的陀螺往圈子里打,使陀螺能旋转出来。如陀螺已固定在一点上旋转,这时,可用绳子将它圈出来,只要到达圈外还在旋转,都不算它「死」。如果陀螺停止在圈内,或一抽下去就不动了,都算「死」了,要放在当中小圆圈内,任别人处罚。若处罚别人的陀螺也停在圈内,照样要放在小圆圈内,任人处罚。如果很幸运的没有被击到,或是被击到而没有被分解,可以拿出一个陀螺,用水平抽法,将自己那个小圆圈内待死的陀螺击出圈外。
中小型及大型陀螺的玩法和小陀螺是不一样的,必须先缠譝。右手将绳头圈过陀钉,用左手压住,再用右手沿钉向外绕绳,要缠满陀身,再双手搬起陀螺,斜空里往地上掷去,同时迅速用力抽回绳子,使陀螺在地上旋转起来。
陀螺之所以会抖,是因为你弄得太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