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不发工资有流水现金员工可以强制拿吗

2025-04-16 10:38:00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建议通过协商、向劳动局投诉、申请劳动仲裁等方式解决;如果自行“拿”公司的现金,则涉嫌盗窃罪、或职务侵占罪。
从法理上看,一方违法犯罪,不是另一方违法犯罪的理由。本来员工是有理的,建议不要冒这个险。    一.工资的概念 《贯彻意见》第53条的规定,《劳动法》中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或言之,工资是用人单位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的货币报酬。 不属于工资范围的劳动收入(《贯彻意见》第53条):1.保险福利费用。2.劳动保护方面的费用。3.按规定未列入工资总额的各种劳动报酬。4.实物折款。5.财产性收入。6.转移性收入。7.其他。   二.工资法律调整的原则 (一)按劳分配原则 其基本内容是用人单位根据劳动者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来决定其工资报酬,同工同酬,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 《条文说明》:“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单位对于从事相同工作,付出等量劳动且取得相同劳绩的劳动者,应支付同等的劳动报酬。 工资分配的“客观标准”可包括以下因素:劳动技能、劳动强度、劳动条件、劳动贡献、复杂程度、风险程度、精确程度、劳动责任等。 (二)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工资水平的原则 所谓工资水平,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期内平均工资的高低程度。工资水平的提高必须建立在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基础上。从总的趋势来看,工资水平伴随着生产的发展而提高,而工资提高的水平应当低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平均工资增长率应低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企业职工的工资增长率应当低于本企业的利润增长率。 (三)用人单位自主分配和劳动者个人物质利益原则   三.工资形式 (一)工资的基本形式 1.计时工资 所谓计时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按照单位时间工资标准和劳动者实际工作时间所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 2.计件工资 即指按照劳动者生产的合格产品的数量或其他可以计量的作业量和预先规定的计件单价来计算的工资。 (二)工资的辅助形式 1.奖金 即用人单位根据劳动者的超额劳动和增收节支数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一种工资形式。 2.津贴 指补偿劳动者在特殊条件下的劳动消耗及生活费额外支出的工资补充形式。 (三)年薪 (四)特殊情况下的工资 1.法定休假日期间的工资 2.履行国家和社会义务期间的工资

回答2:

应该通过正常、合法的渠道,先行进行沟通,否则会触犯法律,构成犯罪。

回答3:

建议通过协商、向劳动局投诉、申请劳动仲裁等方式解决;如果自行“拿”公司的现金,则涉嫌盗窃罪、或职务侵占罪。
从法理上看,一方违法犯罪,不是另一方违法犯罪的理由。本来员工是有理的,建议不要冒这个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