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杨楔天牛Saperda populnea又名青杨天牛为害杨柳科植物,以幼虫蛀食枝干,特别是枝梢部分;被害处形成纺锤状瘿瘤,阻碍养分的正常运输,使枝梢干枯,易遭风折,或造成树干畸形,呈秃头状,影响成材。如在幼树主干髓部为害,可使整株死亡。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11~14毫米。体黑色,密被金黄色绒毛,间杂有黑色长绒毛。复眼黑色。雄虫触角约与体长相等,雌虫触角较体短;柄节粗大,梗节最短,均为黑色,鞭节各节基部2/3为灰白色,端部1/3为黑色。前胸无侧刺突,背面平坦,两侧各具1条较宽的金黄色纵带。鞘翅满布黑色粗糙刻点,并着生有淡黄色绒毛。每鞘翅各有金黄色绒毛圆斑4~5个。雄虫鞘翅上金黄色圆斑不明显。幼虫 初孵时乳白色,中龄浅黄色,老熟时深黄色,体长10~15毫米。
【生物学特性】
1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树枝的虫瘿内越冬。河南3月上旬、北京3月下旬、沈阳4月初开始化蛹,蛹期20~34天。成虫在河南3月下旬、北京4月中旬、沈阳5月上旬开始出现。在北京5月上旬发现卵,5月中下旬相继孵化为幼虫,并侵入嫩枝为害,10月上、中旬开始越冬。成虫羽化时间多集中在白天中午前后。羽化孔圆形,直径为2.4~4.2毫米。成虫羽化后常取食树叶边缘作为补充营养,被害叶片呈不规则形缺刻,约经2~5天进行交尾,再经2天开始产卵。产卵前先用上颚咬1马蹄形的刻槽,产卵其中。刻槽多在二年生的嫩枝上。刻槽与树龄有密切关系,2~3年生幼树的刻槽都在主梢,4~5年生以上的树以树冠周围的侧枝上为多,为害严重地区1个枝条上有多个虫瘿。成虫喜欢在开阔的林分和林缘活动,因此,孤立木、稀疏的林木和树冠周围及上部的枝条被害严重。雌虫一生产卵最多为14~49粒。雌虫寿命10~24天,雄虫5~14天。卵期4~15天,平均约10天。初孵幼虫向刻槽两边的韧皮部侵害,10~15天后,蛀入木质部,被害部位逐渐膨大,形成椭圆形虫瘿,幼虫的粪便和木屑堆满虫道。10月上旬幼虫老熟,将蛀下的木屑堆塞在虫道的末端作为蛹室,幼虫在其内越冬。
天敌有天牛蛀姬蜂和管氏肿腿蜂,寄生天牛幼虫和蛹对抑制其数量有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