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是名称还是水仙是名称?

2025-04-02 21:26:4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大红袍(别称武夷岩茶)是中国的特种名茶,产于福建武夷山,属乌龙茶,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该茶含有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三种有益成分。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入口甘爽滑顺。

中文名
大红袍
产地
福建武夷山
所属类别
乌龙茶
主要原料
茶叶
别称
武夷岩茶
更多
历史发展
名称来历

大红袍
1385年,明朝洪武十八年,举子丁显上京赴考,路过 武夷山时突然得病,腹痛难忍,巧遇 天心永乐禅寺一和尚,和尚取其所藏茶叶泡与他喝,病痛即止。考中状元之后,前来致谢和尚,问及茶叶出处,得知后脱下大红袍绕茶丛三圈,将其披在茶树上,故得“大红袍”之名。状元用锡罐装取大红袍带回京城。

状元回朝后,恰遇皇后得病,百医无效,便取出那罐茶叶献上,皇后饮后身体渐康,皇上大喜,赐红袍一件,命状元亲自前往九龙窠(读 kē)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同时派人看管,采制茶叶悉数进贡,不得私匿。从此,武夷岩茶大红袍就成为专供皇家享受的 贡茶,大红袍的盛名也被世人传开。传说每年朝廷派来的官吏身穿大红袍,解袍挂在贡茶的树上,因此被称为大红袍。

茶叶起源

大红袍
武夷 岩茶历史悠久,而大红袍乃是武夷岩茶中之佼佼者,传说明末清初即有其名,1921年蒋 叔南游记中有提到武夷山数处有见,如 天心岩九龙窠(即有摩崖石大红袍三个字的一处,传系1927年天心寺僧刻)、天游岩一处、珠濂洞一处(也有入叫水谦洞),但非常遗憾的是,这些游记和调查都没有交代清楚这几处大红袍更具体的地点、属哪个寺庙 茶庄、是否是同一种或同名不同种、茶树特征是否一样以及品质如何。

1941年 林馥泉的《武夷岩茶的产制销》一文中提到马头岩的磊石盘陀有大红袍的,而记录大红袍采制全过程的却是九龙窠大红袍那3株。1958年陈德华在福建长乐一中时,看到该校美术老师 陈礼调到武夷山写生时画的九龙窠大红袍也是3株。

1962年春 中茶所从武夷山剪取大红袍枝条带回杭州扦插种植的也是九龙窠那3株大红袍。

1964年春,福建茶叶研究所谢庆梓等二入来武夷山时,也是由陈德华陪同前往九龙窠剪取那3株大红袍枝条带回 福安社口。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陈德华主持武夷名丛的挖掘、整理、繁育推广工作,对当时的岩茶产区天心大队(在大队长全程陪同下)逐村、逐户进行调查,对有关国营场及有关前辈、茶人也是多方了解,其中对大红袍茶树没有入提出天游岩、珠濂洞(或水濂洞)或马头岩的磊石、盘陀等处有此树存在。从武夷山著名的四大名丛茶树看,大红袍、水金龟、白鸡冠、

回答2:

在国标当中,对武夷岩茶的品种做了一个简单的分类。大致分为五种:大红袍、肉桂、水仙、名丛、奇种。

大红袍,被誉为武夷岩茶茶王,是名片一般的存在。

时至今日,在福建省以外的地方,提到“武夷岩茶”这四个字,他们都会不自觉联想到大红袍。

肉桂,武夷岩茶的当家品种之一。

近年来,肉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走红,成为岩茶中“含金量”最高的茶。如牛栏坑产的肉桂,更是频频卖出天价。更过分的是,有钱还不一定能买到正宗的牛栏坑肉桂!

水仙,武夷岩茶当家品种之一。与肉桂齐名,有着“醇不过水仙”的品质特征。

与肉桂不同,水仙走的是低调路线,一般老茶客偏爱老丛水仙(树龄不小于60年的水仙)。

名丛,武夷岩茶中选育茶树优良单株的总称。

回答3:

大红袍是名称,是我国著名的茶叶之一。

回答4:

大红袍是福建的名茶。我当然陕西韩城的花椒也叫大红袍。

回答5:

大红袍是名称不是水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