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马车没有玻璃窗,但是它也有自己的通风透气手段,有些马车相当简陋,到处破破乱乱,可以通风透气的地方很多,稍微跑快点儿就有风给你吹个透心凉,所有,玻璃窗什么的完全没有。
最初是牛车比较多,孔子周游列国,坐的就是开放式的牛车;再看晋朝,那些美男子们长袖飘飘,风度翩翩,每次出门都有女人们在路边花痴,还会为美男们送上食物、瓜果、绣品等各种礼物,那个时候的车是敞篷车,不需要窗户。
两晋南北朝时,崇尚清谈,注重外表,在开放式的马车或是牛车上高谈阔论,显示美姿容,多好!又骚包又随性!举两个有趣的例子:
《晋书·卫玠传》:“京师人士闻其姿容,观者如堵。玠劳疾遂甚,永嘉六年卒,时年二十七,时人谓玠被看杀。”
卫玠小时候长得非常乖巧可爱,像个小天使,当然逃不掉“摸头杀”、“埋胸杀”什么的。
五岁那年,有一次他坐着羊车在洛阳城中游玩。人们看见后,都忍不住跑到卫玠的羊车旁围观。看到没,这个羊车是可围观的,可见也是开放式,压根不需要窗。
当时的小卫玠不仅长的好,风度仪态也很出众。有人感叹道:“这是哪家的孩子啊,就像是用玉璧雕琢出来的小人儿。”
后来,人们就称卫玠为“璧人(玉人)”。我们现在常常把美女说成璧人,实际上最初的璧人则是指的男子。
卫玠成年以后,更是风采非凡,声名远扬。不论去到哪里,都有人争相围观。他们常常像围墙一样将卫玠团团围住,所以每一次卫玠冲出重围都颇为费劲。
但是,卫玠是个病娇男,由于出外经常被围观,他不堪其扰,年纪轻轻就扛不住了,然后病倒,二十七岁就离开人世,这就是我们说的“看杀卫玠”!
其实卫玠家是当时的大家豪族,在被看杀的情况也没有用封闭的马车,只能说那时候没有这玩意儿,既然是敞篷车,窗子什么的完全没必要。
再说瓜果盈车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容止》里记载:“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笑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南朝的潘岳也就是我们说的著名美男子潘安,当时是很多女人的爱豆,下至小女孩儿,上至70多岁的妇人,全年龄段秒杀。我们现在说妈妈粉,他那时可是有“祖母粉”“曾祖母粉”的,每次坐车出门,都有粉丝们送上瓜果花朵,装满一车,照此看,到南朝,车还是敞篷居多。
当时还有奇丑无比左太冲,也学着潘安潇洒出行,四处傲游,结果被一众老婆婆们群嘲:“你丫也不照镜子看看,丑成这样还学人出巡,是要出来吓人吗?”
左太冲委顿而去。
“左太冲笑岳”大概可以算作“东施效颦”的男版。
可见,不管什么时候,美貌都是一种特权,你太丑了皱皱眉、出游都是错!
至于后来,马车慢慢变得封闭,你看看那些文学作品的描述,自然是有窗的,一些富裕的人家会在窗上蒙上纱幔等透气透光的织物,所以,你完全不用担心马车透气通风的问题。
论智慧,古人们甩了我们几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