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切皆幻”是说诸法无常性。生生灭灭,无常变幻,了不可得。例如,大家都有童年,可是你现在能把童年的你拿出来吗?不能啊。因为那个儿童已经随着无常岁月长大了,成了大人了。那个儿童已经成为一个虚幻的回忆了。就是这个道理,不知有多少历史人物,都随无常岁月成为虚幻,连名字都没留下,尽归空寂。故说一切法,虚幻不实。
作者:普波居士
二、
430问:为什么连佛与菩萨都是幻相?高月明:<圆觉经>中说的很清楚,即:"圆觉自性,非性性有,循诸性起,无取无证。于实相中,实无菩萨及诸众生。何以故?菩萨众生皆是幻化,幻化灭故,无取证者...众生迷倒,未能除灭一切幻化,于灭未灭妄功用中,便显差别。若得如来寂灭随顺,实无寂灭及寂灭者。"
431(续)高月明:解释上文:"圆觉自性"指如来本心。"非性"是说本心不具有山河大地、眼耳鼻舌身意所知所觉中的任何"特性"(即如:铁是硬的,纸是软的,而本心并无一个特性可被感知)。为什么呢?原因是"性有"。性有的意思是,恰恰是一切所有物象特性、所知所觉都是本心所"生"出的。
432(续)高月明:"循诸性起,无取无证"是说取修于本心生出物象中的任一物象都是无法"取"、"证"到本心的。用比喻来说就是:影像生于电视,取于电视中任何影像特性都是无法"证"到电视的。同样道理,"取"修任何所知所觉都是无法修证到生于所知所觉的"本心"的。
433(续)高月明:"于实相中,实无菩萨及诸众生"的意思是:因为"实相无相",即一切皆是心生幻相。因此佛菩萨众生也是幻相,即不存在实有体的佛菩萨众生。为什么呢?原因是:"譬如眼根,不自见眼,性自平等,无平等者"。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
434(续)高月明:譬如说,如同眼睛是无法看到自己的,同时眼睛也无法通过眼前万物(佛菩萨众生)来看到自己,眼睛看到的永远是"眼前万物",同样道理,佛菩萨众生包括佛法也只是"心前之物"(本心中物)!(注:佛法是手指,指向实相)。正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此即实相无相的第一义空!
435(续)高月明:"性自平等,无平等者"的意思是:在心生幻相之中又有什么所修所证的呢!即无所修所证,本质本性上即无平等或不平等(佛菩萨众生)。既然一律平等,为什么又假立出佛菩萨众生呢?原因是:众生迷倒,未能除灭一切幻化,于灭未灭妄功用中,便显差别,若得如来寂灭随顺,实无寂灭及寂灭者
436(续)高月明:解释:因为众生迷惑在"实有"中,没有认识到一切都是幻相。所以在修证过程中,依据领悟程度的不同,暂立出修证次第(佛菩萨六道众生)。如果真正彻悟了,也就彻悟到了本来没有一个佛菩萨彻悟的寂灭境界可入,更没有一个修成佛菩萨道的"我"可成!正所谓:本来无一物,何处若尘埃!
437问:1、假若一个领悟到“我法二空”的修行人在睡眠中死去,会不会跟着境界走了而前功尽弃又回到轮回中?2、既然睡眠也是“心生之幻”,那么是否意味着修行人在睡眠中也照样能够像清醒时那样清清楚楚的“观空”?3、请问您在睡觉时是什么样状态?那颗“即妄即真”的心是清清楚楚呢?还是和凡夫一样?
438(续)高月明:第一、以第一义空来说,你的问题没有答案,因为问题本身就提错了。凡是说出些答案的,都是假借方便之说。第二、如果真领悟到我法二空,就不会提出以上问题。记住:若能转物,则同如来的意思是物在心中,而不是心在物中。以上提问还是以"心在物中"的提问。你正在被物转,而非转物!
作者:孙行者
这是来源于金刚经的几句话的概括。
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因为佛经所说的有为法,指的是妄想。妄想生灭无常,故而是不真实,所以是幻。
因为佛祖觉悟了啊。他明白了宇宙实相。